猝死逼近中年人饮食运动护好心

时间
2004-06-11

不久前,世界知名企业爱立信、麦当劳的总裁相继猝死于心脏病,一时间,心脏猝死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并再次给中年人敲响了健康警钟。怎样避免悲剧的发生?如何维护好心脏?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相关心血管专家。

压力过大,中年人心血管濒危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智光教授指出,心脏血管、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药物、酗酒、出血、过敏及中毒均可导致猝死,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居多。

智教授介绍,发达国家心脏猝死发生率很高。以美国为例,年心脏猝死45万例,相当于每日1200例,占各种自然死亡原因15%~20%。随着近年来各类心血管病发生比重的变化,冠心病人增多,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虽然猝死例数随年龄而增加,但是按年龄百分比,猝死率在65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占50%以上,在65岁以上低于50%,说明中年是多发期,中年人是高危人群。

智光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病还出现年轻化,除遗传因素外,主要与中青年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喝酒、抽烟、熬夜、缺乏锻炼等是公认的损伤身体的生活方式。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梗。

适当运动,有助改善心脏功能智教授说,运动和体力活动能够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既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又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牞对增强体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非常有益。但是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种类,并持之以恒,以保证血脂向有利于健康和防止冠心病的方向发展。

智教授分析说,有些心功能很差的病人,能长期存活,生活质量也不差。但有个别病人,心功能并不是很差,却由于生活上不大注意,经常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后者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调整好个人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疲劳是心功能不全的最早期症状。最常用的一种评估心功能的方法是,测定6分钟内病人平地步行距离。如果能达400米以上,则说明病人心功能较好,如不足300米则表示较差。所以,对心衰病人,静坐时间不宜过长,应抽出时间做室内外活动,但一定要适可而止。对活动量的估测,简单方法是自测活动后心率是否增加。在进行能耐受的活动量时,心率(每分钟心跳数)增加一般不超过20%,在停止活动后,心率一般在5分钟内降至活动前,则可认为这样的活动量较为合适,否则应减少。因为一旦运动过度或劳累,心脏或脑供血不足,或精神刺激使血管急剧收缩,都会导致猝死。

健康饮食,及时预防慢性疾病专家建议,预防高脂血症等导致猝死的疾病,运动、戒烟限酒、调节饮食都非常重要。中年人应该开始注意限制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及淀粉类食物,多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水果以及鱼类,尤其是含纤维素多的蔬菜。糖在肝脏中可以转化为三酸甘油酯,使血浆中三酸甘油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已经出现高血脂症的人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危人群,都应该定期化验血脂。在被确诊高血脂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所以,要预防心脑血管病,避免英年早逝,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