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致癌物盲目恐慌没必要

时间
2005-07-2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特别重视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几乎每个食品安全事件都能与之挂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个月前,薯类及谷类油炸、烘烤食品含有较多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消息引起的轰动,大多数人表示今后要少吃上述食品。但也有不以为然者。网上有人说:“我姥姥、姥爷、奶奶、爷爷一辈子吃油炸食品,不也没得癌吗?哪有这么邪乎?”这个杠抬得好。尽管很多食物含有致癌物,但不是说这些食物都不能吃,必须正确看待致癌物与患癌症的关系。

少吃含有致癌物的食品当然应当成为人们的选择方式之一,但同时要考虑防癌与患癌的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千万年来的进化,变得非常强大和有特异性。人体内既有致癌基因,也有抑癌基因,癌症的产生取决于这两类基因此消彼长的过程和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正如人类社会中总是邪不压正一样,患癌的情况只是少数。其次,人体内有多种免疫手段在发挥功能。比如,每个人的细胞中都有谷胱苷肽转移酶,能够把毒物和致癌物分解并排出体外。人体细胞的DNA修复酶还能随时对突变的基因和细胞进行修复,以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尽管人们每天的饮食中不可避免会含有一些致癌物,但是更多的是营养丰富、含有抑癌作用的食物。比如,十字花科蔬菜(芥兰﹑油菜﹑花椰菜﹑莴苣﹑白菜﹑白萝卜等)、大蒜﹑黄豆﹑葱﹑姜﹑蒜、番瓜、胡萝卜﹑芹菜﹑番茄﹑茄子﹑马铃薯、柑橘类水果(橘子﹑葡萄柚﹑柠檬等)、全麦﹑燕麦﹑糙米等,都有抗癌、抑癌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致癌物只是可能引起或诱发癌症的物质,但它们毕竟是外因,需要结合内因才能起作用。而且有时外部条件也并非一种,而是多种,如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这些外因还必须与内因,即基因共同起作用,才会导致癌症。所以,如果我们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癌症自然不容易找上门来。比如,提倡食物的多样性就不仅仅是为了营养,也在于抗癌和防病。

认为吃了致癌物就会患癌,是思维单一和片面的表现。致癌物处处都是,不仅仅是食物,还有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因素。如果害怕患癌症而整天惶惶然,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不仅无助于维持强大的体内免疫系统,而且会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患病。

因此,我们应该放下心理包袱,全面、科学地认识癌症与饮食的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远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