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一位中医专家的自述

时间
2003-11-14

“密码”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

——一位中医专家的自述

2003年11月14日

“现在不少医院都习惯在处方上搞药品代码,这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在南宁常年从事中医研究的陈大夫日前向记者坦陈了自己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看法。以下是他的自述:

给处方冠以“密码”是不少医院的“行规”。西医大夫开处方时,都尽量采用拉丁文撰写,而中医大夫写处方时,也会带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字,或者是字母与数字的组合。这在我们行内叫“代用码”,用来代替一些常见药品。

说到底,这些代用码是为了使患者直接在医院药房消费,不外出抓药,即“不跑方”,以确保医院能赚到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大夫都毫无保留地把药方写出,由于市面上药店不多,品种也不很齐全,患者只能在医院里购药。近年来随着平价药店的问世,药品经营管理日益市场化,医院也就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保“肥水不流外人田”,医院便使出设置“密码”的狠招。

“密码”不仅医院以外的药房、药店无法识别,不同医院相互之间也看不明白。不少患者为了省钱,常常拿了处方就往平价药店跑,希望能够抓出同样的、但价格更低的中药。但“君臣佐使、以毒攻毒”的中药用药理念,却让试图破解“密码”的患者和药店抓了瞎,一旦冒险抓药,极有可能酿成事故。

除设置“密码”外,一些医院还把中药磨成粉、制成浆,防止患者在医院药房拿药后,再到外面的平价药店“以药抓药”。其实谁都知道,真正需要制成粉、熬成浆的中药并不多。

我家三代都从事中医,“悬壶济世,助人为本”是祖父给我们留下的遗训。可现在医院却统一要求我们用“密码”写处方,谁不干就扣发谁的工资和奖金,“屡教不改”的就开除出院,我只好昧着良心在处方上写“密码”。

是药三分毒,中药不良反应问题自古就有,有责任的医生往往只给患者开出一两副药,并要求患者及时复诊,就是为了能够根据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程度调节用药。现在,一些医院为了保证利润而大搞“密码战”,患者为了避免少花钱而频频出招“破密码”,这不仅人为地造成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而且容易导致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