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为你御瘴舒心

时间
2006-03-21

槟榔,是一种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而高耸,顶端羽状复叶,花呈银白色,果实就是槟榔,呈长椭圆形,原产于东南亚和澳洲热带地方。我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移栽,目前主要分布海南岛、台湾省和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槟榔味道独特,含在嘴里嚼,犹如喝了酒似的,使人脸上发红,可以提神。槟榔的这种风味,明朝大诗人王佐曾作过生动的描述:“绿玉嚼米风味别,红潮登颊白华匀。心含湛露滋寒齿,色精丹脂已上唇。”

由于槟榔具有如此美妙的功效,所以,历来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尤其是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族妇女,更是以嚼槟榔为乐,而且成为一种习惯。

其实,嚼槟榔是一种古老的习惯,在东南亚各国很流行。它起源于东南亚的马来人,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泰国,从包装精美的槟榔盒上,可衡量一个人身份的高低;在菲律宾,人们嚼槟榔,使牙齿、口唇变红,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在马来西亚,从一个人身带槟榔的多少,可猜测他行程的远近;在新加坡,从彼此赠送槟榔动作的快慢,可知道他们之间关系的亲疏;在缅甸,如果一位姑娘亲手赠槟榔给男方,则表明她爱上了该小伙子。

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黎、傣、佤、崩龙等少数民族同胞,一向把槟榔当作美好和友谊的象征,敬飨宾客的佳果。现在,黎族人民还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一旦男方看中某位姑娘,他就要向女方家赠送槟榔(俗称“放槟榔”),以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父母将赠来的槟榔盘打开,并拣出一颗来嚼,便是应允。否则,即会如数退回。在结婚的时候,新娘还得请父母和乡亲们吃槟榔。因此,黎族人民有把定亲称为“吃槟榔”的习俗。那么,我国民间为什么这样珍视槟榔呢?据说,我国古时由于“宾”与“郎”都是用于对客人的尊称,因此,用槟榔待客,以表示主人对来访者的尊重和热忱。

槟榔,除了可供咀嚼外,它的最大用途是药用。据现代科学研究分析,槟榔含有槟榔油、槟榔碱、儿茶素和胆碱等成分,具有驱风除痰、杀蛔虫、消热止咳和暖胃等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强调它对“御瘴疠”有奇效,所以槟榔又有“洗瘴丹”之别名。

在我国民间常用槟榔治病的方法有:

流行性感冒:槟榔、黄芩各9g。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服用。

脚气肿胀、脚气:槟榔、紫苏叶、木瓜、生姜各6g。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晨起空腹服用。

绦虫、蛔虫、鞭虫、姜片虫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新鲜槟榔120g。先将槟榔洗净,切碎,放入瓦罐中,加开水500ml,浸泡120分钟,后以中火煎至200ml,滤出汁液,清晨空腹顿服。

青光眼、眼压增高:槟榔8~9g,清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服用。药后以轻泻为度。若不泻可稍增加用量,有腹痛、呕吐、恶心等反应属正常现象。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新鲜槟榔3枚,苦瓜300g,豆豉少许。将槟榔洗净,切成片,备用;苦瓜剖开去内瓤,洗净,切成片;二者共入瓦罐中,放入豆豉、精盐适量,清水300ml,以中火煎10分钟,调入味精,即可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