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时间
2006-07-03

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完全消除药品不良反应(ADR)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客观条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提高药品质量,规范临床用药和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是可以减少ADR发生率的。

据多种资料报道,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品种数量令人震惊。就其类别而言,以抗生素引起的ADR品种之多、病例之多为首位,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相对最少。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暂停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产品的使用和审批。为此,现将部分有资料报道的抗生素和鱼腥草注射液出现的ADR试作一初步的比较分析。

抗生素发生的ADR居首位

据湖南省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统计,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中共涉及药物1004种,共分26大类。其中抗生素药物引起的ADR多达3643例,占ADR总例数的42.4%,品种数为166种,占ADR药品总数的16.53%,可列为发生ADR的群药之冠。而中药注射液为987例,占ADR总例数的11.42%,品种数为58种,占ADR药品总数的5.87%。从以上两类药进行比较,中药注射液无论从ADR病例数和品种数量远比西药出现ADR低,而中药注射液中的鱼腥草注射液,据国家公布的数据,自1998年至今,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为222例,与抗生素引起的ADR比较,其发生率相差甚远。另据“四川省2002-2004年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报道,由抗菌药品引起的ADR为762例,这仅是一个省3年的统计数,要远比鱼腥草注射液发生的ADR高。据“黑龙江省2004年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在570份ADR报告中,274例与应用抗菌药品有关,占48.07%,以此亦可佐证抗菌药品发生ADR的比率较中草药注射液,特别是其中的鱼腥草注射液为高。

鱼腥草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分析

1.产品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不完善

由于很多厂家还不具备利用指纹图谱和谱效学控制技术,致使产品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不很完善,对非药用成分不能完全去除。因此,在临床使用中易发生PH改变、色泽变深、杂质增加、产生沉淀等现象,从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2.联合用药不合理

临床医生在使用鱼腥草注射液时,为了增强疗效,或者兼治其他并发症,将其它注射液混合注射,这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忽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由于个体差异,有不少患者对不同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对这部分患者使用鱼腥草注射液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应用本品时,必须先询问患者有无药品过敏史,如曾经有过药物过敏现象,在用药时当慎之。

4.静脉注射时滴速过快

鱼腥草注射液用于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不宜过快,特别是对儿童患者更应引起注意。有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是由于滴速过快,将滴速调整后则不良反应消失。

综上所述,就药品不良反应而言,抗生素引起的ADR远比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ADR比率高。而鱼腥草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从提高药物品质、保证药品质量及加强临床医生用药规范、使用时严格操作规程等方面入手,将大大减少其ADR的发生。鱼腥草注射液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强、价格低廉和副反应少而倍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有人将鱼腥草注射液谓为“中药抗生素”是有道理的。它是我国民族医药中的瑰宝之一。鉴于它与其他药品一样亦有不足之处,我们医药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它。因此,笔者建议国家药监部门能够组织有关专家对鱼腥草注射液重新进行评估、论证,同时通过整改,提高其产品质量,解决存在的问题,造福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