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脏理中方穴

时间
2004-05-12

温脏理中方穴 组成:中脘、梁门、水分、天枢、气海、足三里。

功能:温补中州,调理脾胃。

主治:慢性腹泻,腹中虚寒之脘腹胀满、神倦乏力、不思饮食、或四肢不温、身体消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或无力

用法:针刺用补法,留针30分钟加悬灸或用艾炷灸,每穴5壮。

方解:慢性腹淀多因脾胃弱,或久病气虚,中焦健运衰退,食物以消磨,脾气还不能散精,或因肾阳不振,命门火衰,还不能腐熟水谷而至。《脾胃论》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生。”又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还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肾二者是相辅本成,相互为用。“温脏理中”方穴即是针对脾胃虚弱所至的慢性腹泻而制的验方。方中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所汇聚之处取胃大肠之募穴,二者可调整脾胃的运动与传导功能。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配合中脘、天枢以使脾阳得伸、运化有权。梁门为阳明经穴,配合中脘调理中焦气机。水分、气海为任脉经穴,取水分 以求分清化浊,促使利小便实大便,气海以调气益气、培补肾元,下焦命门火旺,则水谷得以腐化。本方若加艾炷灸,其振奋脾阳、健运脾胃、温补命火之功更强。我们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针灸足三里、中脘穴能促进胃收缩运动,激发胃电快波的发放,调节改善胃电节律,使紊乱的胃电节律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若患者偏于脾胃虚寒者,症见肠鸣腹痛腹泻,腹中喜温喜按,则先用隔姜灸,再行针刺,以加强温中祛寒之功。若患者症见腹泻日久;时轻时重,发作时便稀次数增多,又见有神倦乏力,腹胀,苔白腻,此为兼有湿困脾土之征,方中加关元灸五壮,用以添薪壮命门火,以助脾阳运湿。若兼有肾阳虚者,症见五更泄,加灸命门、关元穴各五壮,以益命火,壮肾阳,起到温养脾肾,熟腐水谷之功。若见肝木克脾土,症见腹胀肠鸣,水谷不化者,加刺期门,行间,针用泻法,以泻肝木之旺盛。黄修武

黄修武,1937年出生,四川沪县人,1959年被录入成都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跟师学习班学习,师从子蜀中名老针灸专家廖宾甫先生学习中医及针灸。毕业后分配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现任主任医师,成都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针麻研究室主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带徒专家,四川省首届名老中医,中央电视台聘请为医学宣传顾问团员。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中风偏瘫、消化系统疾病、眼肌病变、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病变等,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研究,治疗疑难杂症时擅长针药并用,撰写及发表论文“指切压手进针法”、“针刺球后穴治疗眼科疾患”等,曾作为专家随中国医疗队到圣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国工作,并获该国授予的“国际医师”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