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时间
2005-01-14

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吴中多良医,吴医多著述,吴中又是瘟病学说的发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历代名医约千余人,著作六百余种,现存吴医古籍约四百余种。

所谓吴医古籍,是指由吴中医家编纂、著述的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为弘扬祖国医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部分吴医古籍。

第一部分,瘟病类著作11种。

导言:

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地势底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温热病的多发地区。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人物的吴中温病学派形成清朝时期,在温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温病类著作十一种中,有的是温病学的名著,如《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等,屡经翻刻而经久不衰;有的则是以前从未刊刻过的善本、抄本,如《痧疹一得》、《温热朗照》;有的虽是晚近之作,然于温病亦颇多阐述。1、《温疫论》

《温疫论》二卷,明末吴又可著。吴又可,名有性,号淡斋,姑苏洞庭(今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疠气说。并阐述其传染途径,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疠气说,相当于现今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瘟疫论》问世以来,校创、补注、阐发等各种版本多达三十余种。

明崇祯辛已(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江浙诸省疫病流行,许多医生多采用伤寒的方法治疗没有效果,疫病流行相当严重。吴又可有感与此,乃仔细研究疫情病情,悟出疫病病因,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为患,致使延门合户相染死亡,传染猖獗。并深察疫病病机传变,亦与伤寒迥别。遂萌生守古法不合今病之旨,依据治验所得,奋笔撰就《温疫论》一书,立论制方,极尽剖析,开创了瘟病学说之先河。著作刊行后,风行海内,历久不衰,并对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有莫大的推动作用。

全书分上下卷,有论文86篇,备述温疫病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传变之体,力申伤寒温疫之霄壤有别。认为疫气中人,自口鼻而入,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则与营卫交并。客邪经出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因其伤,故名溃,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则邪不出,邪不出则病不瘳。强调掌握九传,是治疫之紧要关节。创立达原三消等则,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主用白虎、承气或从清肃肌表的评解,或以导引里结而攻下;皆无非固势利导,分消疫毒之用。此实乃吴氏当年治疫经验之精髓,沟为传心之作。

我国外感病专著,当推仲景《伤寒论》肇其端,嗣后论之者,纷纷何啻数以百家,然皆以伤寒为辞,对于温疫症则甚略之。独吴又可敢于在甚略之处,深察其证,穷究其固,剖析其机、诲人其治,确是我国医学史上有着求实精神和革新思想的典范,是有卓越贡献的温病学家。2、《温热暑疫全书》

《温热暑疫全书》四卷,清初周扬俊著。扬俊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乃弃举子业,钻研仲景学说十余年。周氏于康熙辛亥(公元1671)年受业于北海林起龙夫子之门,极蒙提命,因此到京师问医时,为王公等所重视。

《温热暑疫全书》以吴又可《温疫论》为彩本而修饰之,并参阅诸家之说,结合个人见解,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类论述,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及其治法,并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本书在刊刻过程中,得到了薛生白、吴正功二位名医的校核而问世。本书是周氏的力作、全书平正通达精要,在温病学方面给后人以不少启示。本书刊行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另外,他还撰有《伤寒论三注》,成书于康熙葵亥(公元1683年),《金匮玉函经二注》,成书于康熙丁卯(公元1687年),还注释了元代医学葛可久的《十药神书》。3、《痧疹一得》

《痧疹一得》二卷,清代萧霆著。萧霆字健恒,江苏太仓人。诸生,精岐黄术。《太仓州志·萧霆传》云?quot;遇所不可治,弗肯诡随,远近争相延治。于疫毒痧疹,悉心研究,造诸尤深。

该书原署《瘟疫全书痧疹一谩罚窍羰献匪嫖庥挚伞段乱呗邸纷谥肌5笔币卟×餍校洳≈⒎?quot;达原饮所能治愈,自制表里双解之方、屡治屡验,遂将临证所见,经验心得编成一书。该书起草于康熙五十九年,成书于雍正七年,乾隆八年作过修订,其年代适与叶天士同,然叶、萧未尝相识,各自著书,自成一家。该书于乾隆九年开始转辗抄藏,向未刊刻,是一本珍贵的手抄本。

本书上卷专论疫毒痧疹。从康熙末到乾隆初,疫毒痧疹广泛流传,无论城市乡村,交相染易,医者往往采用冬温痧治疗,鲜能奏效,死亡接踵。萧氏?quot;古无其症,早有其方,即有其症,苦无治法的情况下,反复推求,上追河间,下取又可,终得悟其道理。认为疫毒痧疹的致病原因是天地见另有一种恶气。其感染途径,非由肌表而入,却从鼻窍入胃。在河间双解散的基础上,创立了表里双解汤,以石膏、麻黄、大黄三药为主,寓清毒、散毒、攻毒为一体,外可宣散炎威,内可荡涤邪毒。因而疗效卓著。尝谓:仿余治法者,十全八、九,守冬温痧者,接踵死亡。萧氏对疫毒痧疹的兼证治疗,对冬温痧、瘟疫症等病的鉴别诊断,亦条分缕析,十分详尽。对于妇人患疫毒痧疹,不拘常论,结合妇女有经前、经后、胎前、产后等特殊情况,另立九篇,专门论述。名医钱雅乐认为,彼时叶天士尚未出名。萧氏于疫毒病论治?quot;独得心裁、悟超前哲。诚难可贵。

本书下卷论冬温痧。冬温痧即麻疹。萧氏认为其致病因素是冬令应寒而反暖,阳光外泄,继为寒束、致春则天气温和,所郁之邪外越肌表,发为冬温痧。其治法采用分症疗法,对冬温痧的阐述,归纳为察行色,别疑似,审异同。反映了萧氏在临床上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对疫毒痧的独到见解和学术观点,对研究温热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温热论》

《温热论》一卷,清代叶天士著,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康熙六年(1667),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医,内、外、妇、幼科,无不精到。温热病治疗为其医疗特长之一。

《温热论》是温病学的一篇重要著作,在温病学说中占有重地位。该书着重分析温邪的传变规律,重视温热病之座疹,如察舌、验齿、斑疹、白痞等,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本书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具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指出了温热病首先侵犯呼吸系统,由表及里,最后传入营血。他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仓。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叶氏毕生忙于诊务,因而著述甚少。除本书外,主要有《临证指南医案》等。本书共有两个传本,一是门人顾景文传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一是门人华鮋云传本,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其内容大同小异,后人刊刻者甚多,均为不朽名篇。5、《湿热论》

《湿热论》一卷,清代薛生白著。薛生白,名雪,号一瓢,苏州人,居南园俞家桥,命其所曰扫叶庄。生于康熙二十年间(1681),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薛雪少年学诗于吴江叶燮,两怔鸿博不就。母多病、遂究心医学,博览医籍。又得名医王晋三、周扬俊指授,治病每奏奇效,医名与叶天士齐。然不屑以医自见,性孤傲,放诞风雅,所交如沈归愚、袁枚等,皆一时名流。薛雪又善绘画,好养生术,于易理亦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医经原者》、《日讲日记》、《薛生白医案》、《湿热论》、《一瓢斋诗存》、《一瓢诗话》、《周易粹义》等。均传于世。

《湿热论》是薛生白对湿热病探索研究之心得著作。本书是他将所有病机,与诸子弟,或阐发前人,或据已意,随所有得,随笔数行而成。本书又名《湿热条辨》,共三十五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指出湿热病多由阴阳、太阴两经表里相传。指?quot;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于温病大异。湿热多由阳明、太阴同病,而湿热病则是太阳、少阴同病。因此,本书与叶天士的《温热论》可移姐妹篇。

本书由薛生白的同学吴蒙校订,由吴蒙门人徐行刻于嘉庆十四年。称五柳居刻本是本书的最早刻本。后来王孟英辑入《温热经书》时,曾收集多种抄本,汇成四十六条。盖王氏考焉不详、新增三十一条,即吴金寿《温热赘言》中内容,并不是薛氏之作。1989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吴中医集》中,已经将其订正,希读者明鉴之。6、《温热朗照》

《温热朗照》八卷,清代缪遵义著。缪氏字方彦,又字宜亭,松心,状元谬彤孙,广东学政曰藻子。吴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二年(1737)进考暗冢灾赜谩R蚰覆。炀啃尼疲卸烈郊傥剑驼镎咛钊窒铩g咽仙诠倩轮遥扇宕锕伲怨偻ㄒ剑绞醺叱涿胍短焓俊⒀ι灼耄背?quot;吴中三名医。总督高晋颜其堂曰:志济。缪氏有感于当时疫病流行,生灵涂炭,逢此生人大劫,医治刻不容缓,深感医者责任重大,著书阐述,以解其述。遂博览群书,取周扬俊、张路玉、喻嘉言诸家论,广征博引,至乾隆丙年(1786年),他七十七岁时,辑成此书。

温热之病,为历代医家所研究,而争议颇多。周扬俊以温热分两门,张路玉总温热为一条,喻嘉言立为三大例。缪氏在编著《温热朗照》时,遵张氏之例,汇喻氏等二十余家论温热治法,而折其中。所加案语,皆为温热治法精辟宏论。所谓朗照比喻为明察明鉴之意,书名寓义深刻,内容广泛,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本书为苏州市图书馆所藏之稿本,向无刻本,1989年由苏州市中医学会整理校点出版,属《吴中医集》之一种。7、《四时病机》

《四时病机》十四卷,清乾隆年间邵登瀛撰。登瀛字步清,清吴县人,为清代名医薛生白高足。邵氏根据四时发病情况阐述春温、湿温、疟症、暑症、伏暑晚发、冬温等各种病证。书中引述了《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并参考了历代有关论述。为结合临床实践,作者附列了一些前人医案及个人经验,对于四时病机的选方不拘于经方和时方。

本书首论春温,根据《内经》原旨,阐发仲景所论,又以前贤之说为依据,宗法周扬俊春温之发有阳无阴,并伤于冬而病于春,优于少阴而发于少阳,药用寒而远热之说。力纠喻嘉言温有阴有阳,如伤寒三阴经,可用辛热药之论。并指出即间有一、二分表症,亦断无发许三理,然亦有素体肝肾不足,伏邪内陷不出,耗阳伤液之症,另当益阳滋化,使温邪外达。

吴中素为卑湿之地,夏季与湿合成湿温之症尤多。湿温一症,发热淹缠,病程迁延,治法皆宗叶天士、薛生白二家。然邵氏指出,湿温一症,变端复杂,治之亦当圆机治法,随证施治。且于《集补湿温方论》中列出诸家方剂达数十首,以使临床医家了然于胸中,随时应用。其余暑温、疟症、伏暑晚发、冬湿等皆立论精当,取材博赅,足为后世法。

邵氏另有《温毒病论》一卷,参考了吴又可《温疫论》、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并旁搜诸家之说,而成一家之言。邵氏于温毒、疫病证治阐述精详,清代医家徐锦评其书,较周扬俊

《温热暑疫全书》尤为精当,切于实用。邵氏提出治疗温毒贵在逐解之法,并知伤气、伤血、伤胃之殊,见症不同,治法自异,立升逐解毒,疏逐解毒,决逐解毒等法,切于实用。8、《疫痧草》

《疫痧草》三卷,清朝中期陈耕道撰。陈耕道,字继室。江苏常熟人。平时研究叶天士医案,深得治温要旨。时值吴中疫痧流行,相续传染,来势迅猛。而疫痧之治,向无专著。无古法可循,无成方可依。医家率意处方,每误用发散,非推波助澜,即杯水车薪,致多贻误。陈氏家学渊博,长于喉痧之证,深悟叶天士治温奥义,辨明痧疫原由。谓此症疫毒一起,即入营化火者多,医者在疫火未肆疟之前,应先化其火,则其病渐松。立清散、清化之法,重视慎阴固本调摄,其治每多良效。

本书是一部痧疫证治专著。指出痧疫与烂喉之关系,认为感疫轻,则喉烂轻而痧亦轻,感疫重,则喉烂重而痧亦重。对痧疫之诊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并着重辨明痧疫所干之脏腑,传变之途径。认为痧疫之毒,直入肺胃,主于咽喉。其次对痧疫之由末,发痧疫毒之有无,疫痧与伤寒之区别,痧疫之见象治法,疫痧愈后调摄之方法等都有详尽论述。其发热与不发热,得汗与不得汗,痧达与不达,形色与部位,痧发与痧疫,脉象与舌象,烃喉与毒证,神烦与神昏等,每一见象,均详加论述。立疏达、清散、清化、救液诸法,寓寄奇正相需之道。能治叶天士治温之用以治痧疫,可谓深得天士诸软。9、《温热赘言》一卷,清道光年间吴金寿撰。该书初刻于《三家医家合刻》之后,署名为江左

寄瓢子,人多不识其为谁。经查《平望志》,知寄瓢子即吴金寿。现属江苏省吴江市人。吴氏学医于苏州张友樵门下,平生推崇叶天士、薛生白、缪遵义三人,喜好收集抄藏吴中名医著述。《温热赘言》实为其收集吴中遗文之一也。

本书为温病论著。首明温病大意。强调内固是关键,指出?quot;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对风温、湿温之论述尤为精详。认为: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之提纲也。并对风温症各种见象髁朔治觯岣偾嬉怀?quot;风温邪在肺胃。对湿温之论述更为详尽,按条辨述。并着重指出湿温病变在脾胃。故本书对风温、湿温之辩论施治。有很大参考价值。10、《治温阐要》

《治温阐要》一卷,晚清汝琴舫著,汝琴舫,字锡畴,江苏吴江黎里人,与苏州陆懋修以经交善。治学以吴有可、薛生白、徐吴胎为主,皆探其底蕴,别其得失。其治温证,用卒深和解,洗渗之品,每能奏效。该书于风温、春温、伏暑、秋发等证,辨证晰微,精当透澈。

对病因病机,察舌候脉,尤详略中肯。又考伤寒以六经辨证为纲,首在太阳。而温病首先犯肺,所用方药,总以甘药为要,或寒或温,在人变迈可也。大忌辛温劫烁津液之剂,足引以为戒。并附温疫、斑疹、烂喉痧等章节。指出疹之所发,由肌肉越皮毛,亦温邪犯肺之所由来也,故治疹大法,亦以清肺解毒为要。又独立寒热论一门,言多确切,与临床相合。其论发热,更分郁火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阴虚发热、淤血发热以及寒热交作等。议论发挥、均多阐发。

以上十一种温病专著,基本上代表张中医家在温病学方面的思想和学术见解,它对于当前防治非典应用中药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