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预防流脑的警钟

时间
2003-08-0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它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染给健康人的。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其死亡率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常敲警钟,切实注意预防该病暴发流行。

感染脑膜炎球菌后,病原菌会从鼻咽部黏膜侵入血液,继而侵犯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脊髓炎。普通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感冒差不多,表现为发热、头痛、嗓子痛、流鼻涕等。而暴发性流脑起病急,高热畏寒,体温高达39—40℃,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症状。它可分为两种临床表现类型,即休克型和脑膜炎型。休克型流脑往往突发高热、寒战,短时间内皮肤上会出现大片淤斑,甚至发生坏死,多在24小时内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钳,皮肤呈花斑状,脉搏微弱,血压下降。脑膜炎型流脑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损害,除高热头痛、呕吐外,还会出现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复惊厥、血压升高、脑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痛。一旦遇上暴发型流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人可能会在24小时内死亡。

我国是A群流脑(即流脑的一个种类)高发区。由于我们推广了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大面积接种,近几年来,全国报告的流脑病例逐年减少,A群流脑已得到较好控制。但是,近年来由C群流脑引起的病例时有发生。我省周边的广西、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已出现过C群流脑局部流行情况。对此,我省各级疾控机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大预防该病的力度。

预防流脑,一方面要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就是抓好对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因为流脑的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流脑菌株的变异,以及感染向高年龄组移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所以,接种疫苗是减少流脑对小孩和易感人群危害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推行的A+C群多糖疫苗,能有效预防由A群和C群引起的脑膜炎,凡两周岁以上的所有人群均可适用,接种一针即可获得3年的免疫效果。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的8至11月份。(记者/作者: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