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余万毕业生 卫生人才中心为何难有作为

时间
2003-07-25

一位今年毕业的某医科大学本科生,为了找个好工作,从湖北南下广东,整整转了半个月,找了不下30家医疗单位,最终无功而返。前不久,他又只身来到北京,不去大医院,专门跑昌平、通州、房山等郊区医疗单位,这些单位不是说“你来晚了,我们已经招满”,就是“我们不缺人,你到其他单位再看看吧”。

小伙子网上也找了,人才招聘会也去了,弄得精疲力尽,而且花去数千元费用。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就像个无头苍蝇,到处瞎转,国家要是有一个卫生单位和学校供需情况集中的信息中心,该多好啊。”他还告诉记者,实际上他并不反对去中西部就业,只是不知道哪儿缺他这样的人才,哪个单位最适合自己?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像这位湖北籍学生的遭遇,在每年的大学生毕业前夕甚至半年前,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人才中心为什么难有作为

数年前,卫生部就成立了“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功能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人才中心”,为用人单位和高等卫生医药院校毕业生搭起一座桥梁,使供需双方少走弯路。

可是,该中心主任李峰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才中心在发挥这一功能方面,尚存在一些困难。第一,现在的高等卫生医药院校已隶属教育部管理,每年毕业生到底有多少?涉及多少个专业?专业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社会适应性如何?就业意向如何?等等,人才中心并不了解。其二,全国各级各地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怎样?这些单位都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他们给毕业生的待遇情况如何?人才中心也不掌握。其三,目前院校医学人才的培养是由教育部门决定,卫生部门主管卫生人才的使用,涉及卫生人才供需的两个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协调。所以人才中心很难准确掌握卫生人才供需情况。

尽管人才中心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每年举办声势浩大的人才供需见面会,进行人事代理,开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网络建设等,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全国每年十多万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难以解决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对招聘人才的需要。

应该设立人才预报“气象站”

高校开始扩招后,每年各高校到底扩招了多少医学生?扩招的专业如何?他们的就业渠道是怎样的?对于人才中心来讲依然是个谜。据了解,扩招的毕业生一部分在当地消化,一部分流向全国各地用人单位,情况也比较复杂。比如山东一所医药院校,1998年就扩招专科生400人,以后每年扩招人数都有所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就业,绝大多数在本省就地“消化”,还有一部分消化不了的,有的待业在家,有的转行从事其他工作,有的则在外省市找到落脚点。不少卫生教育管理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管理,建立必要的、畅通的信息渠道。

建立行业人才市场,已有先例。像农业、化工等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市场,其作用已经十分明显,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效率大大提高。李峰认为,建立卫生人才市场十分必要,至少可以知道本行业的人才供求情况,整合、集中信息资源,根据卫生行业的自身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队伍建设需要,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但是,建立卫生人才市场,必须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教育、卫生、人事、财政、组织,甚至西部开发办、团中央等部门会同起来,商讨研究,共同制定综合性措施,才能保障市场高效运作。

此外,人才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强全国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前瞻性研究和预测———每年用人单位到底需要多少人才?涉及多少个专业?什么层次的人才最缺?等等。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培养人才的卫生医药院校,使人才培养计划有较准确的需求信息做支持,那么不仅可以避免盲目培养学生造成大量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将使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大为提高,又可以保证满足社会需求。

人才市场可扩大择业空间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已连续三年举办了“全国医药卫生人才交流洽谈会”,虽然每年洽谈会的规模逐年增加,但供需双方现场达成工作协议的比例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此外,在招聘会上,“达成工作意向”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参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由当初的数千人到去年年底的近万人——而今年全国的毕业生是21万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往年累计的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在内,可谓杯水车薪。

一位高校老师曾对记者说,现在学校不包分配了,毕业生自主择业,应该说这一改革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学校到哪里去找全国各单位需要人才的信息呢。卫生部成立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这才有了每年一次的人才招聘洽谈会,可是真正能到招聘会现场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啊。这位老师的话正是反映了转轨时期,毕业生就业难言的苦衷。

李峰认为,招聘洽谈会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卫生人才市场才是长远之策。

另据报道,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6月25日,全国累计报名人数已达4万多人。可见,政策的引导何其重要。而卫生人才市场完全可以在政策引导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将毕业生的就业瞄准西部和农村,使人才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

基层难留人?

“困难、棘手!”提起基层医院留住人才,北京市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王广厚院长吐出四个字。王院长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医院约有50%左右的医生,通过各种途径跳槽。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较为普遍,人才流失一直困扰着基层医院的院长们。

培训机会少

小刘毕业于南方一所普通医科院校,带着“北京能激人奋进”的愿望,放弃了留在家乡三甲医院的机会,来到北京一所二级医院。两年后,他决定离开医院,出国深造。谈起自己的选择,小刘说:“领导缺少培养人才的思路和理念,更甭谈提供培训机会了。要进修,也轮不到我头上,趁年轻不去闯更待何时?”

培训机会少吗?王院长说,医院尽全力满足医生的需求,送他们去301医院、友谊医院进修,给他们创造培训机会。“他们回来以后,激动地告诉我,已经在实验室搞研究了。”记者跟小刘提及与王院长的对话时,他不停地叹息,自己怎么没这么好的运气。

生活待遇低

在区级医院还没有呆上半年的小李,下海到一家保险公司跑业务。当年的同学,分到大医院,俩人工资一样,但是奖金却差了一大截。后来小李干脆跳槽!现在,一个月赚上3000块没问题,租了套房子,比在医院干强多了,而且他还觉得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王广厚院长指出,北京三甲医院多,基层医院的门诊量小,住院人数少,运营起来负担重,资金肯定不能与大医院相提并论。北京的住房一直非常紧张,就连研究生都不一定能保证两人一间。小李也无奈地说,医院宿舍四人一间,没电视、没电话,平日只好呆在科室里面。晚上回去,和衣往床上一躺,哪里还有什么抱负。

理性看跳槽

“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已经落伍。王广厚院长指出,人才流动,换个角度来看是社会进步。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走到哪里就能扎根到哪里,而现在的社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北京几家基层医院的院长们也谈到,医生跳槽是大势所趋,“死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京按摩医院胡向阳院长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形势,国家出台了一些宏观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基层工作,可没有针对性、缺少可操作性。因此,医院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找准自己的路子,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经营环境。拿按摩医院这种专科医院来说,走按摩专科这条路子,每天接诊量比三甲医院相应科室大得多,也给个人提供了很大一块发展空间,让基层医生感到在这里,有适合自己的一片蓝天,能够大有作为。

比起专科医院搞特色,王院长认为,基层综合医院负担比较重。不过,医院也在尽力改善医生们的条件,但要一下子把现有问题完全解决还有一定的难度。

(《健康报》2003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