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时间
2004-12-12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频为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程较长,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和性状异常(便秘、腹泻及便秘腹泻交替)为主要症状,经检查显示无器质性病变。

(一)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心理应激对胃肠道运动有显着影响。IBS 患者中有中度症状者常有间歇性的社会和职业能力的障碍。几乎所有重度患者都有精神紊乱且长期伴有生活能力的减退。心理因素障碍在IBS发病学中的解释如下:一是可能IBS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所致;二是心理因素并非直接病因,但可诱发或/和加重症状,促使病人就医。饮食本身虽不是IBS的致病因素,但是吃生冷饮食或某些食物(如麦面类、谷类、奶制品)时,可使不少患者临床症状复发或加重,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的肠道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差,容易被激惹而导致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近年大量研究表明,IBS 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敏感。

胃肠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胃食管功能检查可见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食管下段扩张耐受性差,胃-食管返流增加,胃排空延迟。对小肠动力学研究发现腹泻型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出现次数增多,餐后运动状态持续时间缩短;空肠出现较多的丛集状收缩波,回肠段推进性收缩增多,二者与腹痛时间吻合。此外,腹泻型IBS患者的小肠转运加快,而便秘型者减慢。对结肠动力学研究是示腹泻型IBS患者乙结肠腔内压力降低,而便秘型则增高。腹泻型者结肠高幅推进收缩波增加,而便秘型者则减少。腹泻型者近端结肠通过时间缩短,而便秘型者延长。同时还发现IBS患者直肠对气囊扩张的耐受性亦差,易引起过强收缩和腹痛。便秘患者的肛管内压升高,肛门括约肌对直肠扩张的反应性松驰迟钝,排便时外括约肌异常收缩。

内脏感觉异常敏感表现为:IBS 患者对置于其食管和胃肠腔内各处的气囊扩张及随之引起的肠管收缩极为敏感,较易感到腹痛,即痛阈降低,甚至对正常状态下的肠蠕动亦较正常人更易感觉到。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粘膜及粘膜下的传入神经末梢兴奋阈值降低,或中枢神经对外周传入信息的感知异常。

近年的研究还发现,部分IBS患者血清PGE1、PGE2、P物质增高,而抑制性递质、肠血管活性肽(VIP)等降低,推测上述物质的变化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有关。

然而,上述的胃肠动力紊乱的现象及血清学的一些异常改变并未得到普遍证实,有些研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果。因此,有关IBS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诊断

IBS的临床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标准:

1.国内1986年11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①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②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检查仅发现腹部压痛。③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潜血试验阴性。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⑤纤维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⑦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2.1978年由Manning等制订的Manning标准:腹胀、排便后腹痛减轻、粘液便、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增多伴腹痛发作、大便稀薄伴腹痛发作。

3.1988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会议制定的罗马标准:①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三个月。②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和/或③排便行为异常,表现为以下2项或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排出过程异常、便意不尽感、粘液便。

4.1984年Kruis等制定的Kiuis评分标准:

①腹痛伴腹胀或大便不规则 +33分

②症状持续时间>2年 +16分

③上腹部烧灼痛、刺痛、压痛、钝痛及轻度钻孔样痛 +23分

④便秘腹泻交替 +14分

⑤体检异常和/或有诊断其他疾病的特征性体征 -47分

⑥ESR>20mm/小时 -13分

⑦WBC>10,000/ul -50分

⑧Hb男性低于14g/dl,女性低于12g/dl -98分

⑨便血史 -98分

当上述评分大于44分即可诊断IBS。

最近有作者(1996年)比较了Kruis的评分标准与Manning诊断标准对鉴别器质性消化道疾病与I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发现Manning诊断标准的敏感为90%,特异性为87%;而Kruis的评分标准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1%。联合应用时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7%。

临床上诊断IBS时应重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有针对性进行辅助检查,如钡剂灌肠、结肠镜和腹部超声检查,不宜一开始就进行撤网式检查。事实上,过多不必要的检查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且使医疗费用过高,不利于患者下一步的诊治。

(三)治疗

IBS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病人的症状特点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状较轻的病人采取宣教、安慰和饮食指导。对中度症状的病人应使用针对特殊症状的药物,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钙通道拮抗剂、胃肠动力促进剂或抑制剂、胃肠消胀剂、激素、胃肠肽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制剂等。有时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对少数症状严重的病人,经用上述药物疗效不佳者,宜用精神方面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

(四)新药介绍

1.Leuprolide(利普安 醋酸亮内瑞林) 是一种促性腺激素类似物,可影响女性排卵期,对伴随于女性患者月经周期出现或加重的IBS患者疗效较好。据一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报道,28例IBS患者使用Leuprolide3.75m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连续3月,结果显示患者的恶心、呕吐、早饱、腹痛等各种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另一组开放随访研究结果示,Leuprolide 1~1.5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症状可以控制40周以上。目前Leuprolide 仅用于女性重度IBS患者,是否适用于男性患者目前仍不明。副作用主要是水肿及骨痛,可加用雌激素以减少Leuprolide 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抑制作用以及骨质疏松。

2.Loxiglumide(氯谷胺) 是CCK-A受体拮抗剂,具有加速胃排空及调节肠道动力作用,可试用于治疗FD及IBS。Niederau等对8例正常志愿者及8例IBS患者给予静脉滴注Loxiglumide5mg/kg/小时,结果并未发现此药对胃肠道动力具有调节作用。因此,Loxiglumide 用于治疗IBS或FD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Oxytocin(催产素) 最近Louvel等研究发现催产素具有显著提高IBS患者内脏感觉阈值,对改善IBS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传入神经而发挥作用,且无中枢麻醉作用,同时亦无改变肠顺应性作用。当然目前应用催产素作为治疗IBS的一个常用药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但作者相信今后催产素很可能就象Leuprolide一样可用于治疗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