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6)

时间
2005-02-23

七、中医学对养生防病的认识??康寿论

(一)释养生

所谓“养生”,亦称“摄生”,即保养生命。养生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生命的护养,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即追求健康长寿。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是人类自古至今始终不移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医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中医学对养生的认识,就是探求和阐述康寿之道和术。

(二)养生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中医学从来就是以健康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因此,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探求,在中医学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内经》为例,养生内容置列于《内经》之首位。从现存和通行的几个《内经》版本来看,无一例外均首列“养生”、“摄生”。在《内经》162篇中,有关养生的篇章约占总篇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首述其精研医道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后世医家在《内经》养生理论和法则的指导下,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法则和各种养生术并撰写了众多的养生专著,使中医养生学成为中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三)中医学的生命观

(1)生命是一个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统一整体:中医学认为人生命的产生和存在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自身的内在基础,所谓“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素问?五常政人论》);另一个就是外部的基础条件,即自然气候的正常变化,所谓“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出处同上)。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共同沉浮于生长之门,经历着大致相同的生命过程。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和药物等,均取源于自然界。作为自然界的?员,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万类是?个统一的整体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保持协调关系。

(2)生命的时限性??“天年”有限:中医认为生命过程是一个有时限的过程,谓之“夭年”或“寿限”。这个“天年”应为一百至?百二十岁。所谓“一曰寿,百二十岁出”(《尚书?洪范》)。“百岁,五脏皆虚,神气乃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中医学在养生方面主张通过养生,达到“益寿而有极时”,即尽享“天年”。

(3)生命的阶段性:生命是一个随时间运动变化的过程,表现为生、长、壮、老、已这样一种随时间推移相互关联的阶段性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内经》对女子以七为节,男子以八为节,或以十年为节,记述了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中医学的“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但针对疾病的治疗,也包括养生防病,十分强调在生命不同的阶段,应予以不同的护养。

(4)生命的完整内涵: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生物-精神情志-社会的四维统?体。中医学的四维医学模式,不但贯穿于对疾病的诊治,也包括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和对养生的全方位探求。

中医学的养生观正是以上述中医生命观为基础和指导下形成的。

(四)中医学全方位的养生观与养生模式??“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四维康寿养生观及其特点:

在《内经》中或集中或分散地多处描述了理想中的养生典范。从中不难看出中医学养生观的基本内涵和养生模式。其一,必须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特别是四时阴阳气的消长进退规律。其二,通过养生,对精、气、神进行全面护养可以达到“精神不散”、“形体不蔽”、“形劳而不倦”、“动作不衰”、“耳聪目明”,即形体与精神俱康这一要求。其三,追求人格、道德、心理的自我完善。人活在世俗之中,会有七情六欲,因而也就不得不面对饮食、男女、贫富、贵贱、欲望得失、形志苦乐等现实问题,所以养生除要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之外,更多的则是要求通过道德修养,心理调节,达到“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内无思想之患”、“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恬淡虚无”、“高不下相慕”……由于“志不贪”、“心易足”,所以也就能够达到“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种“恬愉”平和的心理状态,既有利于自身康寿,同时也可以减少无谓的矛盾争斗,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内经》的养生观,全然不是孤立追求形体健康,而是,“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这样一种全方位的康寿养生观。它所追求的“康”是形体、心理、自然、社会完善结合,协调统一的生命状态。它所追求的“寿”,是尽享天年,度百岁乃去。这种康寿养生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生命力。

中医学的养生观具有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多途径、重个体的诸多特点。所谓“全方位”,即上述从“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全方位来追求康寿的美好人生。所谓“全覆盖”,即养生涵盖了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下的全部人群。所谓“全过程”,即养生贯穿了生、长、壮、老生命的全过程。所谓“多途径”即主体身心并修、药食并重、治养结合、术法博采。所谓“重个体”,即强调因人施养,辨证施养。

综上所述,养生在中医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恒动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全方位的康寿养生观,即“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这样一种身心健康并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康寿养生模式。它是生命过程的完美状态,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生命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对完美人生的追求。中医学的养生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指导着中医的养生防病,而且反映了人类对生命质量更高层次的要求,为生命科学提出了理想境界和理论指导。

八、中医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候始道生论

“候”,指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道”,指规律和法则。《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即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从中总结出事物的固有规律。中医学对自然变化和人体生理、疾病规律的认识,基本上还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总结而来。“道”源于“候”,即候始道生。因此,中医学十分强调“候”、“象”。“候”是中医理论形成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所谓的“候”,一般可分为气候、物候、病候三个方面。所谓“气候”,指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与风、热、火、湿、燥、寒气候变化的客观表现;所谓“物候”,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主要是生物的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等客观表现;所谓“病候”,指人体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对气候、物候、病候的观察总结方法,《内经》中有一些论述,如“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天象,虽远可知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问?六微旨大论》)。“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是说天道是玄远的,但是由于天地相关,因此,我们除了直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而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地面上万物生长的物候现象来探索和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怒伤肝……,风伤肝……,喜伤心……,热伤气……,思伤脾……,湿伤肉……,忧伤肺……,热伤皮毛……,恐伤肾……,寒伤血……”(《素问?五运行大论》)这是说自然界的六气各具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其变化不但与地面上的物化现象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因此,也就可以将与自然气候变化有关的各方面因素和人体的生理密切联系起来,把它视为一个整体,并由此寻找和总结人体疾病的防治规律,用于指导临床。可见,中医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就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着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包括人体在内)对这些变化产生的相应反应。中医理论把自然气候和物候统一起来,把气候物候和人体疾病统一起来,从客观表现上来探讨气候变化、物候变化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规律,把它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谓:“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素问?灵兰秘典论》谓:“恍惚之数,起于毫?,毫?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理论正是古人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认真、细致、长期观察自然变化和人体疾病变化逐步总结出来的。中医理论体系产生于我们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是对古人仰观天、俯察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研究整理和高度总结。

在《内经》候始道生思想的下,中医理论在《内经》的基础上代有发挥,但是却始终未离开“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这一物质基础。今后中医学的发展,也仍然需要在更高层次上的“候始道生”,因为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完全认识和根本还不认识的问题还很多,既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也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因此对于宏观的研究,对于客观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和探索,必然还要继续进行。此外,微观的研究也需要在宏观的基础之上,没有宏观,也就谈不上微观,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也应该看到,中医学在“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这一经典性名言的指导下,形成了其理论体系,总结出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防病治病的规律。但是,受时代局限,在全面观察认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气候、物候、病候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上中医理论体系还存在空白和粗疏之处,需要吸纳现代科技手段在更高层次上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但是候始道生的原则是科学的。因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下的观察,其研究的对象还是离不开“候”,只不过是时代不同,观测的手段、层次深浅的不同,其实质仍然还是道源于候。⑥(未完待续)

人物链接:许家松,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人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教学和内科临床工作。对肾病、肝病、发热等多种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治疗效显著。代表性专著有《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温病条辨讲解》、《温病汇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