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

时间
2004-05-13

钱乙(约1032-1113),字仲阳,山东郓州(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著名儿科学家。他的父亲钱颢,擅长针灸,但嗜酒喜游。钱乙3岁时,他的父亲东游海上,竟然一去不返,母亲又早亡,于是便成了孤儿。他的姑母可怜他孤苦,于是把他收为养子。稍大读书,后来跟随姑父吕氏学医。吕氏病危时,告诉了他的家世,钱乙听后号淘大哭,请求外出寻找父亲,往返五六次,才打听到父亲的所在。又过了几年,把父亲接回来,侍奉至终。不仅如此,钱乙对收养他的吕氏也非常孝敬,“其事吕君,犹事父”。吕氏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钱乙为他收行葬礼尽孝,并帮助将他的孤女嫁出;每年祭祀,和亲生儿子一样。从上所述,反映了钱乙良好的人品道德,这也是他成为名医的重要条件之一。

钱乙跟随姑父学医,勤奋刻苦,精通经典,博览诸家,尤其对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颅囟经》更为推崇,并以此做为指导,精专儿科,闻名遐迩。宋神宗元丰年间,钱乙去汴梁(今开封)行医,誉满京城,那时正好长公主生病,召钱乙就诊,他诊病非常准确,皇帝便授予他“翰林医学”的称号。后来皇子仪国公病瘛疭(手足抽搐),国医未能治愈,皇帝听了长公主的建议,召钱乙诊治,进黄土汤而愈。皇帝非常高兴,夸奖其医术,并晓谕众臣,然后问道:黄土汤为什么能治瘛疭呢?钱乙答道:瘛疭是肝木失养引起的,黄土汤能温补脾土,土能胜肾水,肝木得肾水滋养,则风自止,而且诸医都快治好了,到我这正好赶上治愈。皇帝赞赏他说的对,任命他为太医丞。从这件事例也可以看出钱乙高尚的医德医风,不矜持己名,诋毁他医,因而受到众医及病人的爱戴和信任。此后,上至皇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愿到他那里看病。钱乙不分长幼妍媸、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皆认真诊治,授之于药,均满意致谢而归。

钱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钱仲阳传》)除医书外,史书杂说无所不读,天文地理、社会人事无所不晓,别人读书拘泥守古,而他能超越框框,融于己见,且大都与理法相合。他精通本草,多识物理,因而能辩认错误,别人得到一种特殊的药,或有什么疑难的事,求教于他,都能有问必答,充分显示其博学多识的才能和甘为大众服务的情操。

钱乙在数十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儿科方面更有创新和收获,他把这些经验和体会结合《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著及诸家学说,写成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但由于生前医务繁忙,随著随传,比较杂乱。后经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核校编辑,删去重复,正其谬误,才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正式刊行问世。除《小儿药证直诀》外,钱乙还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孩论》百篇等,可惜均已失传。

《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世界医学史上与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确是十分重要的。钱乙也因此书名留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