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

时间
2004-05-13

朱震亨,字彦修,晚年被人称作丹溪翁。元代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生于公元1281-1358年,享年77岁。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

13世纪中叶,元朝建立,以忽必烈为首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励行改革,大大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使民族矛盾得到缓和,新的社会形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业、官办和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矿冶业、印刷业也相当普及。城市繁荣,商业兴旺,这必然有力地推动医学的发展。“丹溪学派”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朱震亨,天资聪慧,性情豪爽,好学不倦。6岁时即可日诵千言,阅读一遍就能知晓书中的大意,世人有“神童”之称。为了能更好地培养震亨成人,到了读书的年龄,他被送入本乡的私塾,先后学习《四书》、《五经》及八股文章。作为世代官宦的朱家,当然也毫不例外地把进身仕途的希望寄托在小小年纪的震亨身上,希望他能够通过攻读经书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事与愿违,当震亨到了15岁的时候,他父亲病逝了,这样震亨一家在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家境的衰落,使震亨一家的生活变得艰辛起来。守寡的母亲戚氏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艰辛地生活。当时战乱刚结束,义乌一带社会治安较坏,盗贼遍地,震亨家孤儿寡母最易受欺凌。家中曾屡遭盗贼骚扰,因此家道日益衰落。尽管生活这样困难,但戚氏仍咬牙支撑这个家,尽心尽责培养三个孩子,她突出表现在对孩子的品学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震亨的小弟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因年幼无知,拿了人家一只鸡蛋,戚氏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训斥他并痛打一顿,责令其亲自送还,当面承认错误以求得人家的谅解。戚氏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对朱震亨的成长及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朱震亨所具有的豪爽、正直、坦荡的品质和刚毅不拔的进取精神,也是在母亲悉心教导下培养起来的。

为了求学、求知,震亨苦读经书,所差之处缺少名师指点,26岁那年,他终于几经周折来到临近东阳县的八华山,结识了当时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四代弟子许谦,拜在其门下学习程、朱理学,日后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震亨研究、学习朱熹的学术思想,对其在后来的医学建树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朱熹关于精神与物质相互依存的观点,强调清心寡欲以养身的观点等,都被震亨运用到医学之中,形成其新的医学理论。震亨虽然刻苦攻读经书,又有名师指点,在儒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却得不到发挥和施展才能的机会,37岁和44岁曾两次参加乡试都未能上榜,因此他领悟到,像他这样敢于主张正义,违抗官府意志的人,即便才学再高,也不会受到统治者的青睐,由此他下决心做一个医生,为民众解除疾苦。朱震亨早就萌发过做医生的念头,他的曾祖父朱杓就是一位名医,并著有《本草千金方》、《卫生普济方》,朱杓的后人中也有多人继承祖业,成为当地名医。朱震亨自幼常进出这些作为医生的亲属家,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他30岁那年,母亲戚氏患脾胃不调,腹痛,虽然请过多位医生诊治,均不奏效,震亨表示要亲自为母亲治疗,三年中他认真钻研,学习《素问》等中医经典著作,初步掌握了医学理论,接着又攻读方书,经过2年的探究、治疗,戚氏多年不愈的病竟然被治好了。这件事大大激发了震亨学医的兴趣。在此后的生涯中,医学成了他最主要的“业余”爱好,震亨的老师许谦见他如此热爱医学,十分理解他,对他说:“你天资聪明,超于常人,既然朝廷不用你,你为何不索性弃举子业而习医,你不能为良相,必能成‘良医’”。震亨见老师这样鼓励他,更加坚定了弃儒从医的决心,从此震亨走上了以医为业的道路。

震亨初学医时,主要是自学古典医籍,如《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忧于缺乏明师的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往往不佳,因此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医学理论浅薄,学业不精,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44岁这年,他告别妻儿、父老,远离家乡,开始了长途跋涉的求学生涯。他先从家乡的义乌出发,游遍江苏、安徽等省,几年中他赴吴中(今苏州),出宛陵(今安徽宣城),抵南徐(今江苏丹徒县),达建业(今南京),跋山涉水千余里,历时五载,一位良师也未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途经定城时得到一本刘河间著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和李东垣的一部手稿,阅后受益匪浅,爱不释手,但书中一些疑难问题却无处请教,只好遗憾地离开定城,返回杭州。回杭州后震亨求师之心仍不减,一天他见到了久别好友,当时浙江的著名诗人陈芝言,向他讲述了自己行程千里求师未果的经过,陈听后不禁大笑,说,你勿需费此大力,近处就有一位医学大师,此人是当今天下最适合你的老师了,震亨忙问此人是谁,陈芝言说他叫罗知悌,人称太无先生,是金朝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弟子荆山浮屠的门人,并通晓李东垣、张子和的学说,在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震亨听后欣喜之至,谢过陈芝言荐师之恩后立即奔赴罗知悌家,拜其为师。谁知罗知悌天性孤傲,不轻易收徒传艺,又加上年事已高,诊治业务繁忙,根本没有时间顾及震亨,震亨则每日按时静候门外,从早到晚毫无倦意,数天如一日,终于有一天罗知悌发现了一中年人每天恭候在门外,看模样不象是来治病的,就叫人唤进门来,问他有何事,震亨忙跪拜于地恳求收己为徒,罗知悌不知朱震亨的人品、才学底细,托辞自己年老多病,不能胜任。震亨遭到拒绝,仍不动摇求师之心,跪地下苦苦哀求,罗知悌心情很烦,叫家人将其赶出家门。震亨遭此挫折后,仍没灰心,一如既往天天伫立在罗家门外,风雨天也不躲避,一有机会就恳求罗知悌,这样持续了三个月,历经了从夏到秋酷暑炎热的考验。这时有人出来为震亨求情了,罗知悌这才知道,震亨是义乌名士,德才兼备,若自己不收其为弟子,恐怕要遭天下人的耻笑了。这时他相信朱震亨拜师求学是一片真心,于是接见了他。交谈中,震亨谈了自己的身世、成长过程及弃儒从医的经过,表明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对医学理论、临床问题的关心,一番谈吐颇得罗知悌的赏识,当即同意将朱震亨收己门下。其后震亨日夜苦读,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医术日见增进。罗知悌曾对人说:“我一生所学,多亏有了彦修,不愁没有传人了。”震亨随罗知悌学习了三年,三年中罗知悌一直强调,欲学成医,必须博采众长,不拘于一家之说,因此震亨在罗知悌的指导下,对张仲景的外感病治法、李东垣的内伤病治法、张子和的攻下法等等,皆深加钻研。一个夏季酷暑的日子,来一病人求治,病人惊恐不安,狂言恶语,罗知悌让震亨诊查病人后令其开出处方,震亨写好处方后让老师审视,罗知悌看后竟然与自己的处方毫无差别,病人服药后果然痊愈了。1377年,罗知悌因年高体弱,患病久治不愈病逝了,朱震亨悲痛万分,因罗知悌无一后人,所有一切后事均由他操办,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将恩师安葬了。

震亨在48岁后,由于熟读《内经》,精研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的学说,又随高师罗知悌深造,成了一代名医。他不但医术精深,而且医德高尚,公元1358年,一代名医朱震亨端坐在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去。终年77岁。家人将他的衣柜打开,大橱小橱装满了书稿,这就是他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朱震亨虽然44岁才正式学医,起步较晚,然而他聪明过人,又加上刻苦钻研,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与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齐名,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朱震亨能有此殊荣,除了他虚心好学,博采众人之长,具有高超的医术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医学理论上推陈出新,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见解和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医学理论,他的杰出表现,为后世医学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朱震亨一生中在繁忙的诊务之余,还勤于笔耕,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其中《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书,是其代表作。这些著作,为我们后人研究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有价值的史料。

朱震亨在元至正7年(1347)完稿的《格致余论》一书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就是“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刘完素是论述火热为患的鼻祖,提出风寒湿燥火皆可从火热而化的论点,并立有“君火”、“相火”说,认为诸热属君火,诸火属相火。朱震亨师从刘完素,当然对火热类疾病及其病变机制有深刻的领会。朱震亨明确地提出人身之火有“君火”和“相火”之分,其中“相火”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生理机制的流动反映。“相火”如反常,则可妄动,从而产生相应的疾病,“相火”妄动必然煎熬真阴,阴液受伤则会出现各种病症,朱震亨所说的“相火”有常有妄,其妄者实际上是一种病理反映,后人有称“邪火”、“贼火”,应与正常的“相火”相区别。

朱震亨门人很多,如戴元礼、王履等,这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