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流派--葛可久治肺痨缪希雍论气血李中梓论先后天叶桂杂病四说王泰林治肝三十法

时间
2005-01-14

葛可久治肺痨

葛可久(1305-1353),名干孙,元·长洲人。父、叔皆当时名医。干孙由儒而医考究方脉三十余年,学识渊博。着有《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及《十药神书》等。现存者仅《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着。本书载有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等十首方剂,对肺痨的早期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金元以前,对肺痨病尚无系统有效的方法,向属疑难证之一。《十药神书》的问世,始为肺痨的治疗提供了一整套可以遵循的治法,故而引起了医界的普遍重视。明清时期引用者较多。

缪希雍论气血

缪希雍(1545--1627)字仲淳,号慕台。明·常熟人,居常熟新巷。17岁时患疟,久治不效,乃自检方书试服竟愈。从此立志学医,为寻师访友,游历诸省,经验渐丰,名声远播。缪氏著述甚多,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治气三法

缪氏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既不能亏虚、又不能留滞不行、更不能妄动、否认就会生病。

故气分之病,不出气虚、气滞、气逆三端,治之之法及所主之药,亦不外补气、破气和降气调气三法,不可混淆。

如气虚则用补气法,药如人参、黄芪、羊肉、小麦、糯米之属;

气滞则应用破气法,适用于年壮气实气机壅滞之实证,药如积实、青皮、枳壳、牵牛等;

气机失和则宜调其气,气机上逆则宜降其气,调气药如木香、沉香、白豆蔻、缩砂、香附、乌药之属;降气如紫苏子、橘皮、麦门冬、枇杷叶、芦根汁、甘蔗,甚则降香、郁金、槟榔之类,适用于呕吐、呃逆、咳喘、痰饮、血症等。

治血三法

血分之病亦三:即血虚、血滞、血热妄行。缪氏针对血病亦提出、补血、清血凉血与通血三法。

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之证,治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温之品,药如熟地、白芍、牛膝、炙甘草、酸枣仁、龙眼肉、鹿角胶、肉苁蓉、甘杞子、甘菊花、人乳等;

血热则宜清营凉血,法当用酸寒、苦寒、咸寒、辛凉之品,药如童便、牡丹皮、赤芍药、生地黄、黄芩、犀角、地榆、大小蓟、茜草、黄连、山栀、大黄、青黛、天门冬、玄参、荆芥等,适应于由血热而表现的痛肿、疮肿、鼻衄、牙龈肿痛、舌上出血、舌肿、血崩、血淋、月事先期、热入血室、赤游丹、眼暴赤痛等;

至于瘀血内停,则宜通之,须以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之品,或佐以咸寒软坚,药如当归、红花、桃仁、苏木、肉桂、五灵脂、蒲黄、姜黄、郁金、三棱、延胡索、花蕊石、没药、蟅虫、干漆、自然铜、韮汁、童便、牡蛎、芒硝等,适用于发热、发黄、肿痛、结块癖积等病症。

吐血三要

缪氏又十分重视气血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视气逆、火升和血溢三者之间的联系。其观点突出反映于他的吐血三要之中。

缪氏针对肝不藏血阴虚火旺引起的出血症提出吐血三要:

一为:宜行血而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涌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

二为:宜补肝不宜伐肝,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三为: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火自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

缪氏对于气血病症的论治十分精辟,后人常常将其抄置案头,以便背诵熟记。其独特的经验,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李中梓论先后天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明清间华亭人,寓居苏州较长。少年博览群书,初攻举业,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研究医理,自学成才。

著作甚多,如《医宗必读》、《内经知要》、《士材三书》,此外尚有《医学传心》、《伤寒括要》、等。其著作都具有筒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最为初学、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因而在吴中医界广为传诵,成为明清间江南一大医家与宗师。

李氏门人以吴中医家为大多数,其中以沈朗仲、马元仪、蒋示吉尤卓越。至于马元仪门人又有叶天士、尤在径,一则创立温热论治有功,一则阐发仲景经旨得力,更使吴中医学得以进一步的发展盛行。

李中梓在脏腑辨证方面特别重视脾和肾,他在《医宗必读》中专以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命题展开讨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李氏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他把肾比作一棵树的根,虽然枝叶枯槁,但只要树根完好,枝叶自能重新萌生。所以肾乃人体元神之根,先天之本。

李氏将脾胃论作后天之本,他说盖婴儿既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quot;所以《内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故对于脏腑不足的调养,李氏则侧重于从脾肾先后天入手,主张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主之。

叶桂杂病四说

养胃阴说

脾胃理论,启始于《内经》,大倡于《脾胃论》。唯李杲之论详于脾而略于胃,方药偏于温燥而轻于柔润,主于阳升而次于阴降。叶桂认为脾胃互为表里,脾气主升,得阳始运;胃气主降,柔润则安。

因而治当有别。《临证指南医案》有谓: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凉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常用药物如:沙参、麦冬、花粉、玉竹、乌梅、石斛、白芍、甘草之属。尚善用谷果食养,如粳米、山药、扁豆、莲肉、大枣,水梨、蔗浆,蜂蜜等品。华岫云称胃阴说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见《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附论)

中风病议

叶桂认为中风诸证,皆为身中阳气动变所致。造成阳气动变的因素,一则由肝风内动:因肝为风木之脏,性升发而善动,内寄相火,一有激动,易致升腾。肝脏体阴用阳,其性刚躁,易致阴虚阳亢。二则与心肾相关,因心主血,肾藏精,肝木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故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疭痉厥矣。

在治疗用药方面,注重补肾水、养心血、平肝木等法。对于中风闭脱重症的抢救,华岫云总结谓:中风脱证翻天复地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闭证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quot;。(见《临症指南医案》中风门附论)

久病入络

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是叶桂杂病证治的又一著名论点。他认为络病不同于脏腑病,因经络系于脏腑外廓,也不同于经脉病,因经主气,络主血,因而有其病症特点。如久病久痛、痞闷腹胀、症瘕痼疾等,大都表现为病根深伏,气血沉混,隐伏幽深的沉疴顽疾。

治疗若一味攻积除坚,则徒入脏腑,一味理气泻实,则徒伤经气。叶氏经验,主用辛味及虫类走窜药物通其络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新降、泽兰、桂枝、细辛、延胡、姜黄、麝香、丁香、全蝎、山甲、蜂房等品。对络病根深蒂固,形成积聚者,叶氏强?quot;宿邪宜缓攻,治用丸剂收功。

他如奇经八脉、脏腑特性、妇科证治等方面亦多有发微,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王泰林治肝三十法

王泰林(1798-1862)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清·无锡县西城外坝桥人。随舅父高锦庭学医,精内、外科,善化裁古方。发挥叶氏杂病学说者,首推其人,其《肝病证治》篇概括了叶氏治肝手法,渊雅而灵巧,可谓叶学之传人。

王氏于肝病辨证中,以肝气、肝风、肝火三者为纲总结出治肝三十法,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针对肝气证治有: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柔肝法、缓肝法、培土泻木法、泄肝和胃法、泄肝法、抑肝法八法;肝风证治有:熄风和阳法、熄风潜阳法、培土宁风法、养肝法、暖土以御寒风法五法;肝火证治有:清肝法、泻肝法、清金抑木法、补母法、泻子法、化肝法、温肝法七法;除此之外还有补肝法、镇肝法、敛肝法、平肝法、散肝法、搜肝补肝阴法、补肝阳法、补肝血法、补肝气法十法。以上诸法,实为王氏临证的丰富经验,这一套完整的肝病治疗法则,至今尚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