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

时间
2008-12-01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癌症早期,由于瘤体尚小,一般无转移,因而癌症疼痛的发生率较低;晚期,病灶较大,不断向附近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且往往有骨髓等远道转移。因此,癌症疼痛的发生率大大提高。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之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疼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清。疼痛的耐受性可因人而异。由于癌症疼痛严重地影响病人休息、睡眠,给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带采极大痛苦,因此,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疼痛的方法有局部治疗、镇痛药及阻断疼痛的传导途径等。局部症状可将局部肿块予以放疗、化疗或用手术来控制局部肿瘤,解除对局部压迫引起的疼痛;半身放疗对全身广泛骨转移引起疼痛疗效较好;切断颈髓前外侧束方法,可阻断神经传导,也能取得止痛效果。目前止痛药有阿斯匹林、强痛定、安乃近、消炎痛等,但对癌症疼痛的疗效欠佳,且常因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而不能长期应用。麻醉止痛剂有可待因、杜冷丁,虽能暂时缓解癌性疼痛,但易引起成瘾性,且需求量愈来愈大,间隔时间愈来愈短。

中医认为癌症疼痛的发生主要为邪毒内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消肿解毒、活血理气为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法则。癌症疼痛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邪毒内盛型、血瘀型及气滞型。邪毒内盛型常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固定不移,触之增剧。血瘀型常表现为部分固定的针剌样疼痛,舌质暗,舌有瘀斑。气滞型常表现为痛无定处,攻窜胀痛。由于上述三型往往混杂互见,不能绝对分开,因而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解毒消肿常配合应用。用药途径除了内服外还可采取局部外敷法,外敷药物可采用药性较猛、浸透性强的药物,它可弥补内服药的不足,使药物直达病所。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65例,治疗2天疼痛消失者30例,3天后疼痛消失者45例,4天后疼痛消失者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