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价值背离的副作用

时间
2008-12-02

有媒体称,现在的药市经营如同股市一般,“炒作”已成为众多拥有雄厚资本的药商经营的新手段。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各种中药材价格如同前段时间的股市疯狂上涨,但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终端环节用于配方的饮片质量却在下滑,难道市场只是“虚牛”?

药材价升饮片质降

记者近日在各大中药店听到的,是消费者对中药价格上涨的一片嘘声。

独自在北京打拼的李小姐在一家汽车网络公司上班,平时工作压力大身体吃不消,母亲就交代她平时要多煲汤进补,因此,李小姐经常光顾药店买些中药材回来煲汤。

“也不是太懂,一般就用当归,有时候上火咽炎犯了就加点金银花川贝什么的。”提起价格,李小姐说,“最近是涨价了。当归从120元/千克涨到了150元/千克左右;野生金银花也从每千克五六十元,涨到了90元/千克左右。其他的像这些极品冬虫夏草就更甭说了,价格高得简直不敢看。”

同时,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买的中成药药效却好像不如原来那么有效了。

业内人士则称,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某种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一旦上涨,终端环节用于配方的饮片质量就会明显下滑。市场价位上涨到一定程度,某些药房药店用于配方的饮片质量就会很糟糕。

“炒作”还是他因

据了解,中药饮片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的武器,其价格的上涨与下跌,是由供需缺口决定的。而近些年来,某些中药材并未出现大的供需缺口,市场在商家联手囤货居奇的操纵下,一些中药材却一直在高价位上运行。

专家指出,从生意的角度看,生产经营者看准市场切入点来投资获益无可厚非,但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于防治疾病的,人为“炒作”操纵使某些中药材品种背离价值规律的暴涨现象,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药材价格暴涨导致的副作用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专家分析,这种由庞大资金构筑的“垄断型”经营方式,造成一些区域范围种植少、野生品种产量日趋减少、临床使用量大及需求骤然上升的品种超越了自身价值而无限上涨,被人为驾驭的背离价值规律的品种每年都有。

另外,因为价格上涨是获利的最简捷手段,所以一些药农或生产商便不按药材的生长规律采收,而是提前收割药材,这种缩短药材种植期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药材质量和效果。

目前中药饮片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价格欺诈等现象已越来越严重。专家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品成分用量不足,特别是一些较贵重的药材,有些生产厂家偷工减料;药材伪品充正品,如水栀子充栀子,莽草充八角茴香;价位上扬的中药多有不同程度的搀伪现象,如西红花中搀红花,龙眼肉中混荔枝肉,海金沙中混沙土,蜂蜜中搀白糖,全蝎、海马体内注有泥沙,鸡内金渗盐、糖,将淀粉、色素等用模具人工伪造冬虫夏草,将种植时间短的人参刻上纹路充当种植时间长的人参等;最可怕的是,不按炮制规范生产的中药饮片充斥市场,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和群众的用药安全。

因此,专家呼吁遏制中药材品种背离价值规律的暴涨现象及其导致的“副作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