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柏的作用

时间
2008-12-02

【异名】檗木(《本经》),檗皮(《伤寒论》),黄檗(《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黄柏,又名:黄波罗、黄伯栗。

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外层灰色,有甚厚的木栓层,表面有纵向沟裂,内皮鲜黄色。

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橙色。

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小叶柄短,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5~11厘米,宽2~3.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通常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圆锯齿或近无齿,常被缘毛;上面暗绿色,幼时沿脉被柔毛,老时则光滑无毛。

下面苍白色,幼时沿脉被柔毛,老时仅中脉基部被白色长柔毛。

花序圆锥状,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较小;花萼5,卵形;花瓣5,长圆形,带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丝基部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鳞片状,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甚短,柱头头状,5裂。

浆果状核果圆球形,直径约8~10毫米,成熟时紫黑色,有5核。

花期5~6月。

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谷洪流附近。

分布东北及华北。

本植物的果实(黄波罗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黄皮树,又名:灰皮柏、华黄柏。

落叶乔木,高10~12米。

树皮外层灰褐色,甚薄,无加厚的木栓层,内层黄色;小枝通常暗红褐色或紫棕色,光滑无毛。

叶对生;单敷羽状复叶,小叶7~15片,有短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长9~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通常两侧不等,上面暗绿色,仅中脉被毛,下面淡绿色,被长柔毛。

花序圆锥状,花轴及花枝密被短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萼片5,卵形;花瓣6,长圆形;雄花雄蕊6,超出花瓣之外甚多,花丝甚长,基部有白色长柔毛;雌花退化雄蕊短小,雌蕊1,子房上位,5室,花柱短;柱头5裂。

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1~1.2厘米,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通常具5核。

花期5~6月。

果熟期10月。

生于山上沟边的杂木林中。

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黄皮树的变种秃叶黄皮树(分布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峨嵋黄皮树(分布四川)、云南黄皮树(分布云南)、镰刀叶黄皮树(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药。

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

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①抗菌作用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

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有报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效者。

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黄柏强1倍。

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或很高浓度(1/100)时呈现抑菌作用,但也有报告获得良好结果的。

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

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从黄柏提取的盐酸结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疗效。

据称,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

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其水煎剂还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一倍)。

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较弱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

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

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苯苄胺、妥拉苏林、利血平等皆可减弱其降压反应。

③其他作用黄柏碱或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高振幅慢波。

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

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

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

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克/公斤)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

据称黄柏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尚待证实。

另据报道,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

在小鼠身上,与萱草根同服,可降低后者之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