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专家挺中医

时间
2008-12-02

昨天在广州开幕的“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吸引了300多位海外专家和一大批境外媒体。围绕中西医发展的争议,众多碧眼黄发的“洋专家”纷纷现身力挺中医,成为一景。

而面对中药安全、中医人才匮乏、传统流失等问题,国内中医界专家也直陈忧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目前中医药标准亟待规范。“现在一个复方丹参剂,全国就有近700家药厂,几乎一家一个标准,波动很大,这样国外肯定难以接受。”

面对疾病,东西方在同一条船上

前段时间,“反中医斗士”方舟子攻击有关“美国FDA首次认可中医”的报道是假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本报也作过详尽报道。

昨天,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医学政策办公室主任罗伯特坦姆尔在大会发言指出,面对疾病挑战,“东西方都在同一条船上”。

他说,重新评价传统医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尽管西方主流医学在发展,但目前存在很多令人不满意的疗效。比如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麻醉剂等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毒性反应和使用禁忌,可导致忧郁、哮喘等症状,甚至引起血压、血脂异常等严重后果。因此努力钻研,学习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治疗理论、方法,从中获取新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要让西方完全接受中医,关键是中医要有临床疗效,并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组等统计和判定方法。

提起中西医之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官员崔升勋博士笑着说,应该学习孔子“和而不同”的态度。他说,目前世卫组织已制定中医针灸治疗的标准、图表规范,并建议100多个成员国将其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将产生以人为本的结合医学,为人类造福。

美国还没中医药评价标准,但态度逐步好转

但为什么“中医现代化”搞了50多年,还没有一个中药能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接受?

面对这一尖锐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除了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外,中医“现代化”有两个“化”程度不够,一个是化学的“化”,指科研,一味中药有二三十种有效成分,一张处方十味药就要上千种成分,要按照西药标准完全分析清楚,确实很难;另一个是说话的“话”,中医的“阴阳”、“五行”等名词术语太深奥,外国人难以理解。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医药标准问题。李连达直言:“现在一个复方丹参剂,全国就有近700家药厂,几乎一家一个标准,波动很大,这样国外也难以接受。”所以中药要走出国门,除了要与国际接轨,关键还是国内生产标准要规范统一。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刘良认为,美国FDA目前还没有正式接受中药,是因为目前还没有评价的标准和指南。但近年来,美国对中医药的态度已经逐步好转,其2004年出台的植物药研究指南就放松了对复方药的要求,只要把主要成分和其他次要成分分离、分析清楚,就可初步接受。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昨天表示,经过50多年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已有显著成效。据统计,2006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急诊量达到25亿人次,占全国医院的18%。全国专门的中西医结合医生达到5万多人。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确诊病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占58.3%,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