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寻求中医的突破

时间
2008-12-02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六个部门昨日联合发布《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

应该说,这份规划纲要的发布很及时。去年,一场网上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签名活动,再次引起了中医的存废之争。纲要的出台,不言而喻地否决了取消中医的主张。但有些认识问题并不会随着一纸远景规划出台而烟消云散,而需要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不断予以廓清和消除。

首先,不可再走回头路,把中医抽象化、神秘化,拽离科学的轨道。中医里诸如太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少阴之类的概念,难以把握。甚至某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把异物、污物入“药”,治病不成反添病;或者追求稀奇古怪的药引和奇方,让病人出尽全力也无法办到。翻开古老的医书,常常是一种疾病多种药方,一种药物多个名字;“良方”“千金方”多如牛毛,却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临床依据。没有规范和标准,无法精确跟踪,仅仅是“运用之妙,存于一心”,这就不能形成明确的评价体系,没法精确无误地传授给弟子,难以保证中医的发展进入上升通道。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中医必须走携手现代科学技术之路。

其次,不能否定中医和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上述中医的一些虚幻概念和明显弊端,仅是中医医理和实践的一部分,并不是中医的全部。中医对人体的研究,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医病延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医药能够绵延数千年,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上世纪50年代流脑流行、80年代甲肝大流行、2003年SARS肆虐,在重大疾病几次突然来临时,中医药的作用都得到证实。这说明,中医虽然体系庞杂,但的确包含着丰富的宝藏。古代的中国人受制于抽象的思维方式和落后的技术,没办法给中医建立起科学的体系。到了近代,由于抱残守缺势力的干扰,中医仍然十分“恋旧”而鲜有创新。现在,科技已被定性为“第一生产力”,各种精密科学仪器已能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良莠杂陈的中医完全可以展开去粗取精的自新运动了。

再次,要避免完全以刻板的科学教条来强求中医。科技不是钦差大臣,中医也不是待宰羔羊,这是一个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事儿,不能完全抹杀中医中一些无法解释但的确管用的方法。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科学,不是纯粹理论推演。暂时无法解释可能只是因为科学的发展还没到那一步,给中医保留一个呼吸的出口,可能就意味着未来的一个重大突破。

最后,要防止一些人用“伪科学”来糟蹋中医。比如现在的一些保健品,核心成分明明只是一些功效冲淡的中草药,却非要用时髦的科学术语来阐述“医理”,用貌似严谨的数据和案例来炫人耳目,请一些不辨真假的科研机构和专家摇旗呐喊,让人误以为是老祖宗的宝贵遗产嫁接到了现代科技的大树上,不明不白就掏钱买货。用了之后不起作用,甚至还有毒副作用,而随着大众对这些谎言骗局的识破,“祖国传统医学”也受其牵连,成了祛病无功而骗财有术的代名词。

目前情势下,一味强调“中医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一样,强调一个整体的观察”已经于事无补,中医必须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精细地梳理一遍,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中医才有可能走出理论和生存的双重困境,而寻得突破发展的生机和空间。

相关信息

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