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识治疗嗜睡

时间
2008-12-02

中医认为多寐是由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所致。本病的发生,或者因为外感失于调治,或因起居失宜,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使卫气独留于阴,不能行于阳经,以致阴盛阳衰,营卫不和,而见多眠;或因情志不遂,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逆乱,阴阳失和,而出现多寐;或因七情过激,喜则气散,心气不足则昏倒而睡。此外,,多寐还可因脾气亏虚,湿气过盛所致。

辨证治疗

营卫失和证,治宜调合营卫。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7枚,黄芪15g,炒白术12g,苍术10g。

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5g,丹皮10g,栀子10g,茯苓15g,炒白术12g,枳实10g,沉香6g,香附15g,青皮10g,麻黄5g。

心气不足证,治宜宁心定志。方用养心汤加味:人参10g,麦门冬15g,甘草10g,生黄芪15g,当归30g,五味子10g,陈皮g,茯神10g,肉桂5g。

痰湿困脾证,治宜健脾燥湿。方用平胃散和二陈汤: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白豆蔻10g,生苡仁15g,藿香10g,佩兰10g,肉豆蔻10g,麻黄5g。

脉络瘀阻证,治宜活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葱白三片,柴胡10g,益母草15g。

针灸治疗

体针 可选内关、神门、合谷、心俞、脾俞、大椎等。李勇用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案例,选用百会、头维、水沟、风池、内关、神门、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用0.40号25mm针,0.40号60mm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过一个疗程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无异常。

耳针 可选心、神门、皮质下、肝、脑点等。焦伟用耳穴点刺放血治疗发作性睡病11例,取中脑(皮质下)、下脚端(交感)、心穴。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先用拇指及食指均匀轻轻按揉三穴各约半分钟,随即用2%的碘酒及75%的酒精常规消毒。用消毒的三棱针在穴位处点刺放血(如果上次有结痂,即点刺结痂点),每个穴位每次放血1-2滴。每日施术1次,停1日,再次施术。共45天,左右两耳穴点刺激放血各15次为一疗程。休息2周以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三个疗程判定结果。经过治疗3个疗程,3例显效(单位时间内发作不可抗拒的睡眠或猝倒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5以上,或者每次上述发作时间缩短1/2以上)3例;有效(单位时间内发作次数减少1/5-2/5,或者发作时间有所缩短,但小于1/2)7例,无效(发作次数不减少或者减少1/5,或发作时间无明显缩短。)1例。刘锦丽用针刺加梅花针治疗发作性睡病21例,先用毫针针刺百会、风府、悬钟,针下得气后,先用小角度、慢频率、轻用力捻转半分钟,留针20分钟。起针后,用梅花针沿着督脉、膀胱经、胆经在头部的循行方向轻轻扣刺,以局部稍有出血点为宜。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经过2个疗程治疗以后,痊愈(自觉症状消失,精力充沛)11例,占52.4%;有效(自觉症状消失,偶有精神不振)9例,占42.8%;无效(症状在治疗前后无改变)1例,占4.8%。总有效率95.2%。

张振中用自拟方(附子12g,干姜9g,细辛6g,五味子9g,菖蒲9g,益智仁9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陈皮9g,制半夏9g,仙茅9g,升麻6g,甘草3g,水煎服。)治疗发作性睡病1例,服用6剂以后嗜睡症状明显减轻,自觉身轻有力。继续服用6剂,恢复如常人,疗效满意。(

方继尧用涤痰汤(胆南星20g,党参20g,大枣20g,白术12g,半夏10g,枣仁15g,远志10g,陈皮10g,枳实10g,生姜三片。)治疗发作性睡病1例,连续服用6剂症状好转,恢复正常。(

霍晓东,高允旺用醒脑解寐汤(冰片0.3g(冲服),益智仁12g,葛根10g,川芎10g,远志10g,茯苓15g,红花5g,薄荷3g,升麻6g,水煎服)治疗发作性睡眠32例,痊愈(睡眠发作消失,能正常工作和学习。)26例;显效(睡眠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能基本正常工作和学习。)4例,有效(睡眠发作略有减轻)2例。

孙冲用平胃散加味(苍术20g,厚朴9g,陈皮9g,生姜2片,大枣2枚,甘草6g,半夏9g,天南星9g,连续服用5剂以后,去半夏、天南星,加藿香6g,佩兰6g,薏苡仁6g)治疗发作性睡病1例,,服用10剂以后痊愈,随访2个月无复发。

范昌斌,杨旭东用镇心醒睡益智方(远志15g,益智仁12g,石菖蒲10g,水煎服。)治疗发作性睡病14例,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7例;显效(症状改善,嗜睡发作次数和时间缩短50%以上)2例;有效(服药三个疗程以后,症状体征改善,但嗜睡发作次数或时间缩短不足50%)3例;无效(服药三个疗程以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