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用的是几针

时间
2008-12-02

一般是九种针具。用的最多的是毫针。各针有各针的用处,视具体情况而定。灸一般用艾叶。

明·李蓇(公元16世纪)用4年的时间编撰写成了《医学入门》一书。提出了“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

者可恶”的观点。李蓇当时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一是针对用针灸治病针多,二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得出了一针或几针的疗效要比多针好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当前的针灸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48岁,干部。头痛目眩1星期,时轻时重,心烦易怒,目赤流泪,不寐纳差,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患病前曾与他人发生争吵。经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虽屡经治疗而未愈。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怒而引动肝火,证属肝火上逆。治以泻肝清热。经云“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独取四关穴之肝经原穴太冲。检查发现该穴隆起,手摸有条索状感,患者亦诉疼痛。随即用针,行凉泻法,强刺激。患者自述,头部呈触电样感觉,痛去大半,3次而痊愈。

按 中医历来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针灸治病亦是如此。对脏腑病以脏腑辨证法,方能在诸多的临床症状中求其本。而经络病则应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这样主穴配穴配伍得当,理、法、方、穴严谨,取穴少而疗效好。

例2患者,男,56岁,干部。患腰腿痛已数月,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无效。一星期来腰部绕脐一周呈冰凉紧束酸痛感,自腰部以下右下肢外侧及后侧疼痛难忍。此乃风寒湿邪滞阻于足太阳、足少阳及带脉,不通则痛,当属痹症。考足少阳经之带脉、五枢、维道三穴与带脉交会,环跳穴与足太阳经交会。故以环跳为主穴,以八会穴之筋会阳陵泉为配穴,行热补法,3次后腰腿部出现热感,5次后腰部冰凉紧束感消失,腰腿疼痛减轻。

按 特定穴包括五腧穴、原络穴、俞募穴、八会穴、郄穴、交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等。这是古代针灸家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而逐步发现的特效腧穴。如能准确辨证应用,其效益例3患者,男,53岁,干部。患有内外混合痔多年,近几日因饮酒较多,导致痔疮复发,红肿疼痛难忍。《针灸聚英·肘后歌》曰:“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针灸大全·灵光赋》曰:“承山筋转并久痔”。故独取承山穴,行凉泻法,患者为经络敏感者,循经感传现象明显,针感上传经背过巅顶至睛明,下传至昆仑穴处,针1次后疼痛缓解,2次时,肛门处有吹风样清凉收束感,睛明穴及眼球亦有凉感,很舒服,4次后临床症状消失。按 自西晋皇甫谧所编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针灸甲乙经》问世,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其间有不少的针灸家根据自己一生的临床经验,经整理汇集,写出了许多针灸专著。尤其是明清两代。如《针灸大成》、《针灸集成》、《针灸聚英》、《刺灸心法要诀》等。这些宝贵的医学遗产,是我们后人进行临床继承,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这些验穴,穴数少而疗效高。

2讨论

众所周知,针灸源于中国,之所以被世界所瞩目,是因为他有独特的经络理论,独特的针法手法,独特的治病效果。

历代针灸家都强调针灸治病,术者要守神,患者须气至。《标幽赋》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古人也很重视针刺的补泻。《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泻是针灸治病的治则,而手法则是补泻的具体操作。所谓“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用与不用,运用如何,都直接影响到疗效、刺穴的多少。同一患者,甲医治无效,而乙取同样的穴,却能针到病除。其奥妙就在“手指”。上工随时都要善于辨别和利用“针下感”的变化是行候气、催气及各种补泻手法,使“气至病所”方能“效之信,如风吹之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针下感的掌握和运用,也能反映针灸医师的水平。在诸多的补泻法中,笔者认为唯有“烧山火”、“透天凉”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