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类风湿防治4误区

时间
2008-12-02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发病率为0.35%,是以多个关节肿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如得不到及时合理诊治,会导致病人的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已成为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风湿科主任王济华教授认为,对于该病的诊治,目前不少病人甚至非专科医生也存在误区。

误区一: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故事:李大妈带了一摞化验单来看病。她说自己双侧膝关节肿痛,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被当地诊断为类风湿。吃了很多抗风湿药效果不好,转氨酶还升高了。她很想开些没副作用的特效药。医生为她检查后告诉她:她根本没有类风湿,是骨性关节炎。

点评:王济华教授说,许多病人甚至医生也认为,关节痛加上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误区。因为类风湿因子本身是人体产生的针对变性免疫球蛋白G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由于首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中发现,所以被称为类风湿因子。5%~10%的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但滴度较低,只有滴度在1∶64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误区二:抗风湿就是消炎止痛

故事:老杨,56岁,9年前患上类风湿,经常服用芬必得、消炎痛等止痛药。如今胳膊、腿变硬,手像鸡爪一样,拿筷子穿衣都要别人帮忙。家人说,老杨一直没断过药,怎么会变成这样?

点评:很多病人包括基层医生也认为,抗风湿就是用消炎镇痛药。其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键是防止关节破坏和畸形。目前治疗类风湿药分三大类,除镇痛消炎药外,还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尤其是免疫抑制剂,可阻止关节破坏的进展。

误区三:自服“纯中药秘方”

故事:姚大妈刚花3万多元做过股骨颈置换手术。她拿出两瓶导致她骨坏死的“纯中药”说,因为患类风湿多年,两年前在亲戚推荐下她买了这些据说对风湿顽疾“两片止痛,一瓶痊愈”的“中药”治疗风湿骨痛,确实效果不错。但是一停用,疼痛又出现,她只得一直服用。两年里她体重增加15kg,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症状。两周前她摔倒在地,造成了股骨颈骨折。医生拿她吃的药一化验,原来里面加了大量激素。

点评:长期服用含有大量激素的中成药导致股骨颈坏死的病例在国内常有报道。激素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标不治本。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药物尚未显效时使用。一旦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就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即使中药,也只能缓解疼痛,减少西药副作用,不能起到根治目的。王济华在这里提醒病人,不要自行服用没有药品批号、禁忌症、厂家地址和联系电话的药物。

误区四:关节痛不想动就卧床

故事:吴女士因类风湿膝关节肿胀疼痛,不敢活动下床,而且老是在膝下腘窝处垫条被子。三个月后,她想下床,哪知膝盖僵硬,腿伸不直,一步路也走不成了。

点评:类风湿病人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保持体质和恢复关节功能。否则身体会日渐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变形,成为终身残疾。王济华提醒说,病人在关节肿胀的急性期需要休息。过了急性期,可在床上做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也可理疗。逐渐增加穿衣、吃饭、洗澡等生活能力的锻炼,以防止关节变形。值得提倡的是在温水中活动,除了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促进肌肉放松外,并可改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