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产业化,路该怎么走?

时间
2007-03-19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藏医药,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藏药产业的粗放式发展却限制了其发展前景。许多地方出现重成品生产轻药材来源、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掠夺式采集、收购现象严重,致使藏药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破坏甚至面临匮乏。

资源底子有多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藏药企业在百家以上,青海省有藏药生产企业不少于30家,西藏有40余家,四川5家,云南5家,甘肃10家,新疆2家,其它省份也有一些生产藏药的企业。据了解,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在近年来"藏医药热"的带动下新建的,原有的企业也在不断扩产,因此对藏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据统计,在所有的藏药药材中,除矿物类、动物类药材外,植物药中70%来自青藏高原。有些药材是在西藏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特有药材。据有关部门考证,青藏高原有植物类药材2584种,动物类药材175种,矿物类药材200多种。其中仅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带的珍贵药材就多达300多种。需要正视的是,虽然藏医《晶珠本草》中记述的单种药材达2000多种,但在这些药材中功能与性质相近的药材非常多,目前被使用的只有七八百种。

近些年兴起的"红景天热"、"虫草热"、"雪莲热",对这些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生态多样性日益遭到破坏,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而青藏高原既有显著的生态特性,又是一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易于被破坏的地区。据介绍,上世纪70-80年代大黄产区近1万平方公里绿洲变成黑土滩;80-90年代对红景天资源剃头式的掠夺,使其产量急剧下降;90年代后期随着藏药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药材用量激增,加之藏药生产链上原来就没有藏药材供应的主渠道,没有专业的机构,大多处于盲目采挖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藏药材资源日益枯竭。例如,藏茵陈的实际采量已不足实际需求的40%,雪莲、红景天、胡黄连等资源的储量锐减,局部区域甚至濒临灭绝。

由于历史原因,藏药材的人工栽培、养殖尚处于试验、规划阶段。据调查,仅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曾对波棱瓜子、毛瓣绿绒蒿、矮紫瑾等5种濒危药材进行了栽培和养殖试验;奇正集团曾对大花红景天、独一味、藏茵陈等11种药材进行栽培和养殖试验。

四大问题制药产业化发展

不可否认,在相关省、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藏药产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藏成药生产已由过去的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状态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来自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全自治区藏药年产量达到293个品种、1500多吨,其中14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产品,24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218种药材被列入国家标准,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注册的藏成药商标有20余个,藏成药已进入20个省、市、自治区市场。截止2004年7月底,西藏共有10家藏药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6家生产企业通过专家现场检查。但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四大制药因素。

一、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竞争力弱。今年7月,西藏有3家藏药生产企业因自身条件限制而放弃了GMP认证并停产。在西藏现存的企业中,除有一定科技支持的大企业外,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销路差。尤其是在产品质量上,藏成药单个产品和同类产品低水平重复,使真正质量过硬的品种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此外,由于藏药材质量不稳定,藏药标准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藏药疗效和产业化发展。

二、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剂型落后。目前,藏药的生产企业仅限于生产药品制剂,而且90%是水泛丸,受欢迎的胶囊等新剂型品种少,更不用说剂型优良、高附加值的产品。以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为例,目前常年生产供应医院的藏成药品种有300多个。另外,西藏对藏药的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列入部颁标准的仅占藏药品种的8.5%。多数藏药缺乏能被国外内外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药物的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生产条件等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三、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历史、文化北景方面的差异,藏药在国内外被理解、接受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许多富有价值的藏药精品良方、秘方流失在外,而且很多名老藏医对于自己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疗效卓著的验方和技术经验秘而不宣,这些好的技术经验和验方、秘方得不到推广,有些已经失传。

四、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目前,藏药业的竞争主要靠主要集中在争夺历史验方、名方上,许多确有独特疗效并有一定名气的方剂成为各藏药生产厂家竞相争夺的对象,从而形成同一品种人人生产、厂厂销售的局面。许多企业一哄而上,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藏药材进行严格的加工,甚至没有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

发展从整合起步

一份权威的调查资料显示,尽管近年来藏药业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影响迅速扩大,但整个产业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与现代化医药工业的优质化生产要求有着很大差距。这种差距表现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生产上缺乏科学规范的系列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市场上药品品种混乱,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假冒产品充斥市场。此外,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藏药业的各项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产业发展效率不高。西藏现有能上规模的藏药生产厂8家,实现利接吻最高的为3500万元,最低的只有2万元。

面对藏药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业界权三专家指出,关键要完成两项工作;建立1家权威的研究机构;组建1家在生产、市场上能扛起产业大旗的企业集团。

目前,藏医药的研究停留在文献研究与整理上,缺乏对藏药方剂的开发、剂型改革、工艺改进及技术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全国至今没有一家能代表国家级水平的藏医药研究机构。专家认为,西藏是藏医药的"根",应将西藏相关专家、机构聚集起来,建立一家能代表藏医药研究最高水平的藏医药研究院或研究中心,统一管理和负责西藏整个医药的研究工作;同时要尽可能集中业界优势研发力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较强藏医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全面。有了这么一家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和吸收现代科技,结合藏医药理论研究与藏药临床实践研究,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同时要花大力气研究藏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可持续开发,挖掘更多的经典秘方,开发更多新的研究项目和成果,从科研上为藏药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记者了解到,目前西藏自治区也在考虑将研究院所的建设作为发展藏医药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解决当前藏药生产、市场的混乱局面?记者发现,在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推动藏药生产走向集约化、集团化这一问题上,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有着相对一致的看法。目前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是藏药界较为公认的龙头企业,专家认为,应以这家企业为龙头,在企业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与西藏医学院藏药厂以及部分地区藏药厂共同组建西藏藏药集团,实现成员企业间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专业技术和设备条件的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产品重复。在此基础上,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现代化改造,在市场上打出几个品质最优、市场认同的藏药品牌。据透露骨,包括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在内的近十家企业负责人不久前曾自发地聚到一起,商讨集团化合作事宜。

此外,一些专家还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应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和经济手段,坚决制止藏药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允许GMP改扩建未立项、技术改造资金不落实、产品与剂型相同的企业继续生产;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的同时,应将省级技术改造贴息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向重点企业的改造项目、有市场潜力的新品开发上倾斜,支持集团企业多方位融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重点培育藏药产品的特色品种,促使企业通过品牌构建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