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症护理

时间
2007-03-13

感冒

感冒是常见的、因感受四时之邪气引起的外感病。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或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者则称为"时行感冒"。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属于本病范畴。

1、病因病机

正气内虚,六淫之邪乘虚而入肺卫,邪正相争而发病。

(1)六淫侵袭:四时不正之气太盛或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主要是感受了以风邪为主的外邪,在不同季节时令,风邪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因此,感冒在临床上又有风寒、风热、挟暑、挟湿之不同证型。

(2)人体正虚,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乘虚而侵入人体。如生活起居不当、寒暖失调、劳倦过度,乃致肌腠疏懈,卫表不固,外邪内侵而病。

外邪经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因卫表不和、邪正相搏而见恶寒、发热、头身痛;外邪犯肺,气道不畅,肺失宣降而见鼻寒、流涕、咳嗽、咽痒、痛。若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较重,且有变生他证的可能。

2、辨证论治

(1)风寒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喷嚏频作,咽痒咳嗽,鼻流清涕,痰多稀薄,口不渴,或喜热饮,无汗,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口干而渴,或喜冷饮,咽喉肿痛,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脬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

(3)感冒挟湿证:

证候:恶寒,身热不扬,头胀如裹,肢体酸重。或伴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口淡、苔腻、脉濡。

治法:疏风散湿,或芳香化湿,解表和中。

主方:羌活胜湿汤,或藿香正气散。

(4)感冒挟暑证:

证候: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胸闷纳差,舌苔腻、脉濡数。并伴有感冒症状。

治法:清暑解表、芳香化湿。

主方:新加香薷饮。

3、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做好空气消毒。时行感冒要进行呼吸道隔离。

②观察病人体温变化,每日测2~4次。观察恶寒与发热的程度及变化。

③观察咳嗽及痰、涕性状以辨证。

④观察脉象以辨别证型及判断病势的顺逆、有无变证先兆。

(2)风寒感冒:

①一般护理。

②室温宜偏暖,宜加衣被。恶寒身痛者应多休息。

③风寒之邪由汗解、服用发汗药应趁热服下,稍加衣被,取微汗。但勿使大汗淋漓而伤阴亡阳。

④汗后及时用温毛巾擦干,勿使当风受凉而复感。

⑤高热无汗者不可冷敷或酒精擦浴,以防毛窍闭塞而邪无出路。

⑥可配合针刺退热用泻法,取大椎、曲池、风池、合谷等穴。鼻塞加迎香穴,头痛加百会、太阳等穴位。

⑦轻症可自服生姜、葱白、芫荽煎汤,可发汗散寒。

⑧饮食宜清淡、半流食,可用胡椒粉、姜末葱等辛味发散的调味品,以散寒。忌生冷,油腻食品。

(3)风热感冒:

①一般护理。

②室内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身痛者卧床休息。

③辛凉解表药宜偏温凉服,药后观察出汗、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若汗出热退身凉脉静则为正卫胜邪,可不必尽剂。

④发热口渴可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津液。也可食用多汁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

⑤高热可以温水擦浴,变可针刺退热(取穴参考风寒证)。

⑥汗后护理同风寒证。

⑦轻症可自服银翘解毒丸(片),每次2丸日服2次,桑菊感冒片每次6片,日服3次。

⑧饮食宜清淡半流食,多补充水分,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辣、油煎肥厚食品,戒酒戒烟。

(4)挟湿挟暑证;参照风热感冒证护理。

①头身困重,可配合拧剂疗法。施术部位印堂、太阳、颈部等处,以解除脘闷、呕吐、恶心、咽痛等症。

②亦可配合刮痧疗法:部位夹背两侧、背部胸肋处、肘窝、过腘窝处。

4、养生指导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御邪能力,可从夏天开始进行冷水锻炼(冷水洗面,洗头或洗澡)

(2)体质弱者,注意自身防护,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切忌贪凉,避免汗出当风。

(3)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家中谢绝流感患者探视、来访,防止交叉感染。用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或30~50%的食醋蒸气消毒空气。

(4)亦可预防服药:如三根汤(葱根、白菜根、萝卜根)、或贯众汤(贯众、苏叶、荆芥)连用3日,夏季可用藿香、佩兰、薄荷泡茶饮,每日二次,连用三天。

风温

风温是外感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热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易于逆传心包等特点。可涉及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急性疾病。

1、病因病机

(1)冬季气候反常不寒而暖,或春季风气当令阳气升发,均可使风邪从热化,成为风温之病邪。

(2)人体由于起居不当、过劳伤正、素体虚弱等导致卫处机能低下,而感受风温病邪而发病。

(3)风温阳热之邪,易伤津液;病情变化迅速,病位常不限于肺卫而传里。若邪热炽盛,正气又虚,病邪可由卫分直传营血或心包则为逆传;热邪内陷,则出现正虚欲脱的重证。

2、辩证论治

(1)卫分证:是风温初期,邪在卫分。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可伴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

(2)气分证:是邪热进入肺胃气分的证候。

①邪热壅肺:

证候:高热、口渴、咳嗽气喘、咯痰黄稠,甚或带血,或呈铁锈色,胸闷而痛;甚者痰涎壅盛,喘促不宁、鼻翼煽动,苔黄厚粘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主方:麻杏石甘汤。

②热结胃肠:

证候:壮热面赤、烦渴喜冷饮,大汗出;或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脉洪数。或见潮热谵语、或下利清水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有芒刺,脉沉数有力。

治法:清热生津,或通腑泻热。

主方:白虎汤,或调胃承气汤。

(3)营分证: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食,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吞色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主方:清营汤或安宫牛黄丸。

(4)血分证:

证候:发热夜甚,心烦少寐,甚或谵妄神昏,或有抽搐。出血症状: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黑斑疹等,舌深绛,脉细数或微数。

治法:凉血散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

(5)肺胃阴伤证:风温后期,热已不盛而津液损伤明显。

证候:身热已退或仅有低热、干咳少痰,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甘寒生津、滋养肺胃。

主方:沙参麦冬汤。

3、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住室宜凉爽通风,空气新鲜,衣被不宜太厚。

②加强病室的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③因病情变化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每日测体温、脉搏4次,必要时测血压。注意神志、瞳孔及呼吸变化,有无出血、动风表现。

④便秘者遵医嘱服用通腑泻热药或给予开塞露外用,必要时予以灌肠排便,以釜底抽薪。亦可用番泻叶泡水频服通便。

⑤饮食忌辛辣、热性、煎炸食品,宜进清凉甘润的水果等。

(2)卫分证:

①一般护理。

②服解表剂宜温服,注意补充饮料,盖被取微。鼓励病人药后多饮水,以使便邪从汗解。

③药后汗出热退身凉脉静为顺;若汗出较多,要及时擦干更衣,防复感。

④若汗出热不降或反有增高趋势,脉数,提示病邪入里传入气分,应加强病情观察。

⑤本期不宜用冷敷等物理法。

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适当选用辛凉发散的食品。

(3)气分证:

①一般护理。

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日测温4~6次,注意咳嗽、咯痰、口渴脱水情况。

③中药宜偏凉服用,每日应煎服中药3~4次。

④服用通腑泻热剂后注意大便情况,观察大便后体温有否下降情况。

⑤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法,如冷敷、擦浴。或针刺退热;取穴大椎(强刺激)、曲池、合谷等,或十宣放血泻热。

⑥饮食以素流食为佳。高热烦渴者可予凉开水、桔汁、梨汁、西瓜水或绿豆汤,鲜芦根煎水代茶频饮。忌油腻、煎炸食品。

⑦痰粘难出,鼓励病人咳嗽,或翻身拍背协助排痰,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排出。

⑧痰色黄绿,或腥臭脓痰者,要记痰量;经消毒后再倾倒,并做好痰具的消毒工作。

⑨若热已退,肺部罗音未消失者,可配合背部拔罐法或理疗,促进痊愈。

(4)热入营血证:同气分证护理。

①意识朦胧或神昏者应予加床档,防止坠床,以及其他保持措施。定时翻身拍背,做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②神志模糊者,尽量不予口服药,否则喂药时必须研未水调服或鼻饲给药。喂水喂药时小心,谨防呛入气管。

③吞咽困难者用鼻饲,保证营养和水分,亦可静脉补充。

④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⑤血分证出现出血发斑时,可参照"血证""斑疹"证护理。

(5)肺胃阴伤证:此时病人余邪未净,正气已虚,需要妥善调养,既补其虚又防邪复。

①一般护理有关内容。

②热病伤阴,后期肺阴虚干咳者,可给川贝粉炖梨每日一次,或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生津润燥止咳。

③正气已虚,需要补养,食物宜精细,甘润多汗的瓜果及清补食品,如柑桔、雪梨、甘蔗,西瓜、银耳、百合等。

④宜少食多餐,根据脾胃功能状况逐渐增加食量,不宜过早食用肥甘厚味,以防“食复”。

⑤恢复期体力尚弱,要适当活动,避免过劳。

4、养生指导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春冬季节注意随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局面,注意冬寒春温的影响。

(3)可预防性服药,如板蓝根冲剂1袋,日服2次。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煎水代茶。连服3~5日。

湿温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热病,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本病发病缓慢,病势缠绵。临床以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头重身困、胸闷腹胀、苔腻、脉濡为主要特征。西医学中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的表现,基本与本病相似。

1、病因病机 外邪暑湿伤人、脾虚湿盛内外合邪而发病。

(1)长夏初秋,暑湿当令,湿热偏盛;当人体正气不足御邪能力低一时,感受时邪而病。

(2)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运不健,水湿内生,复感湿热之外邪而发本病。

(3)湿邪重着粘滞与热邪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而病程缠绵难愈。

(4)初期湿热阻遏卫表,继而传至气分,滞留中焦,病程较长。

2、辩证论治

(1)湿遏卫表:

证候: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重如裹,身重肢困,胸脘痞闷,苔白厚腻,脉濡缓。

治法:轻宣化湿。

主方: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2)气分湿热:

证候:发热、汗出不解、胸闷腹胀、纳少泛恶、口粘而渴、溲赤便溏、或大便秘结,或胸腹透发白,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甘露消毒丹。

(3)邪入营血:

证候:身热液甚、烦躁不安,甚者高热神昏谵语,循衣摸庆,或见皮肤斑疹、便血、鼻衄、齿衄,舌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开窍。

主方:菖薄郁金汤合犀角地黄汤。

3、辩证施护 湿温属温病类,病邪依卫乞营血顺序传变,湿热之邪阻滞中焦,损伤脾胃功能,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突出,必要时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辩证施护参照“风温”有关护理内容。重点做好以下各项护理。

(1)温遏卫表证:

①中药宜偏温服,药后取微汗。

②观察体温、舌苔变化,注意有无出现由卫分传气分的先兆。

③饮食以素半流为宜,忌食生冷瓜果,以免助湿恋邪而延误病情。

(2)气分湿热证:

①严密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重视观察胸腹部白、红疹的透露情况,观察其色泽、润枯、分布,及透发的时间。若颗粒饱满、光泽晶亮、透发均匀,为正气充盛,湿热之邪有外透之机,是佳象。反之则为正气不足,津气枯竭,邪毒内陷之危候。

②皮疹为粉红色的压之针尖大小疹点,约10~20个左右,是邪由气分传入营分的表现。此时应观察神志有无异常表现,警惕湿热邪毒传入营血,内陷习包的重证。

③高热烦渴应补充水分,予流食,食多汗的水果,如西瓜、甘蔗水。热退邪减可逐渐改素半流饮食。切忌饮食骤然增加而导致病情反复。

④中药宜偏凉服用

⑤高热不退,可配合物理降温及针刺退热。

(3)热入营血证:

①中药中宜偏凉服,以防助热动血。

②加强口腔护理和褥疮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及褥疮。

③了解和观察大便的色、量、性状,如有可疑,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潜血试验等)。

④如发现下腹部突发剧痛、拒按,腹壁紧张,则提示有穿孔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输血准备或请外科医师会诊。若下血过多,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血压下降等为气随血脱之险候,应及时抢救。

⑤有皮肤斑疹者,做好皮肤护理及保护,预防感染。

4、养生指导

(1)参照"风温"病。

(2)特别强调饮食调护,宜清淡、软烂、少油腻或易消化食品,少食多餐;忌肥甘厚味,防“食复”。

中暑

中暑是人体不能耐受酷暑高温所引起的病证,是盛夏多发病之一。以头晕、出汗、心悸、胸闷、恶心、疲乏无力,甚至高热、神昏、烦躁、抽搐为主要临床特征。

1、病因病机

(1)天暑地热之时,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在烈日下远行曝晒过久,或暑湿秽浊之气伤人,感受暑热之邪,闭塞清窍,清升浊降失疗,气化失常,导致阴阳气血失和而发病。

(2)年老体弱或病后正气不足,阴津亏损;或产后血虚,或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汗出过多等致正气虚损,不耐暑热,感而病发。

(3)轻者暑邪郁于肌表属卫分证;重者由表入里邪犯心营或内陷心包,甚至热极生风。热邪伤阴耗气,可致气阴两竭之重证。

2、辩证论治

(1)暑湿遏表证:

证候:身热少汗,头昏头痛,疲倦乏力,胸闷不畅,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解表化湿。

主方:藿香正气散。

(2)暑热蒙心证:

证候:高热无汗,体若燔炭,面红目赤,口干唇燥,渴而多饮,烦躁不安或身热夜甚,或神志昏迷,舌红少津苔黄,脉洪数。或舌色深绛,脉细数。

治法:清暑凉营开窍。

主方:白虎汤合清营汤。

(3)气阴两竭证:

证候:面色苍白、汗出较多,呼吸浅促,四肢逆冷,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舌红或淡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或至数不清,血压下降。

治法:救逆固脱。

主方:生脉散加味。

3、辩证施护

(1)中暑的紧急救治处理:

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解开衣襟平卧,用电扇或空调器降低室温。

②搐鼻取嚏、开窍醒脑:取通关散少许,擒入患者鼻孔中,使其喷嚏频作,通关开窍。孕妇禁用。

③病情严重者可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任选一种,调水灌服或鼻饲。对暑厥者宜用苏合香丸,以温通开窍化浊。

④用三棱针刺人中、曲池、委中穴、点刺出血,或刺十宣放血。昏迷者针人中、素髎、涌泉穴。抽搐者针合谷、太冲穴。虚脱时针百会、灸气海。

⑤高热面赤体温不退可用物理降温法;面色苍白肢冷者,宜用温水擦身,热毛巾敷关元、气海穴。

⑥可用刮痧,拧挤疗法。

⑦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神志、面色以及出汗等,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暑湿遏表证:以清暑、解表、化湿为原则。

①使病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在凉爽处静卧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

②头晕、胸闷、恶心者可服用十滴水、仁丹或藿香正气水。

③可用刮痧疗法。

④中药偏温服。

(3)暑热蒙心证:以清暑、开窍、防变证为主。

①加强降温措施,室内用电扇、空调降温,或放冰块。但防直接吹风。

②高热时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或用冰帽,使体温降至38.5℃左右,继续观察体温变化,防止复升。

③高热者应密察病情:体温、神志、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变化,防止发生热极生风,出现抽搐等危重证候。

④神志不清、抽搐者,遵医嘱服用牛黄清心丸、或羚羊角粉、紫雪丹等,要耐心喂服或鼻饲。

⑤可饮用大量清凉饮料,给予素流食。

⑥中药宜冷服。

(4)气阴两竭证:益气养阴,救逆防变为主。

①体弱正虚而中暑,易发生元阳欲脱证,应严密观察神志、面色、肢温、脉象、血压等变化。

②忌用冷敷法,宜用温水擦浴法降体温。可用热毛巾敷关元、气海穴,或艾灸百会、关元、气海。

③中药应偏温热时服下。

④神志清楚者可口服生脉散或生脉饮。

4、养生指导

(1)夏日来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盛夏酷暑尽量避免远足长途跋涉,若必须如此者,应备好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以及遮阳用具,每日必须补充足量水分,有条件者饮用糖盐水更佳。

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均属于本病范畴。

1、病因病机 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脾失健运,湿热邪毒壅滞大肠而下痢。

(1)外感时邪:湿热、疫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蒸或邪毒弥漫,使气血受阻。与温热、疫毒丁搏结。腐化脓血而发病。因外邪所致的急性痢疾,多为温热痢或疫毒痢。

(2)内伤饮食: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使湿热内蕴或寒温滞留而发病。

2、辩证论治 本病初起多为实证、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行血导滞,忌用收涩。若下痢日久,脾胃虚寒,则需温中理脾。若下痢时发时止,终年愈,则应扶正祛邪为法。

(1)湿热痢: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导滞。

主方:芍药汤、葛根芩莲汤。

(2)疫毒痢:

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腹痛剧烈、便下紫红色脓血或血水,甚至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或青灰,大汗淋漓,呼吸喘促,脉细弱等虚脱危象。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主方:白头翁汤。

(3)寒湿痢:

证候: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中隐痛,里急后重,畏寒倦怠。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

主方:温脾汤、胃苓汤。

(4)虚寒痢;

证候;下痢稀薄,兼有白冻,甚至滑脱不禁,腹中隐痛,四肢不温、腰痛怕冷,食少神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主方:桃花汤。

(5)休息痢;

证候:下痢时发时止,适延难愈,饮食减少,倦怠嗜卧,发作时腹痛肠鸣,临厕时里急后重,便次不多,夹杂赤白、粘冻,舌淡苔腻,脉濡数或细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主方:真人养脏汤。

3、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本病多具传染性,要做好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处理好排泄物。

②饮食强调清淡、少油少渣、稀软,少纤维素为原则。

③观察便痢的次数、量、性状、必要时正确留取大便,及时送检。

④痢下频数者,注意保持臀部清洁。久痢脱肛者便后温水洗净,以油纱布轻轻托回还纳后,吊带固定。

(2)湿热痢;

①一般护理。

②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有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分服。

③督促病人多饮温开水或绿茶水、淡盐水,补充体液,以防津伤。

④饮食宜素半流食,忌辛热、肥甘、炸煎食品。

⑤可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促进毒邪排出或可予清洁灌肠后,再以白头翁、黄柏、黄连煎液作保留灌肠,作局部治疗用药。

⑥出现厥脱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

(3)疫毒痢:

①一般护理。

②参照"湿热痢"护理内容。

③因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应密切观察病情,作好记录,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高热无汗可用物理降温法,以及药物积极退热,防止发生热痉、热厥、高热神昏等险证。

⑤针刺曲池,以及十宣,少商穴,也可用三棱针刺放血,降温退热。

⑥邪毒内闭者下痢不多,甚或无便者,应做清洁灌肠,使肠内邪毒排出。

⑦发生"热痉""热厥"时,按"痉证""厥证"护理。

⑧暂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及补液。病情好转后改素流食、素半流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或油炸食品。

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宜偏凉服用。

(4)寒湿痢:

①一般护理。

②注意卧床休息,腹部保暖。给予阳和膏加肉桂、丁香粉少许贴敷脐部。

③宜素半流食,适当食用些酱姜、生蒜等有益,忌生冷食品。

④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可加灸。温中散寒、止痛和中。

⑤中药汤剂宜饭前温热服下;恶心者可少量多次分服。

(5)虚寒痢:

①参照"寒湿痢"内容。

②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进温补脾胃之品,如山药、糯米、红枣等。

(6)休息痢:

①发作时参照"湿热痢"、"寒湿痢"护理内容。

②平时重视饮食调养、生活起居,适应气候节气变化,防止复发。

③恢复期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4、养生指导

(1)讲究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餐具应定期消毒,蒸煮法均可。

(2)饮食有节,定时定量,病愈后仍应注意食物宜细软富营养、易消化。忌用油腻、肥甘、辛辣刺激之品。

(3)血我按摩保健:早、晚按摩1次,取穴中脘、天枢、内关、阳陵泉等,有助于健运脾胃、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体质。

(4)发现大便异常,或恶心、呕吐、腹痛时,及时就医诊治。

疟疾

疟疾是感受疟邪(疟原虫)而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多发生于夏秋节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此病与西医学中病名相同。

1、病因病机

(1)感受疟邪(疟原虫)所致。常以外感风、寒、暑、湿之邪或饮食劳倦为诱发因素。

(2)疟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于营卫之间,邪正相搏则寒热发作;邪正相安则寒热休止,再次相争则再次发作。邪伏浅者则一日一发,邪伏深者则二日或三日一发。

(3)热偏盛者为温疟;寒偏盛者为寒疟;疟久不愈,血瘀痰凝于胁下,则形成疟母,或称为久疟。

2、辩证论治

(1)正疟:

证候:寒战壮热,体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寒罢继以壮热,头痛面赤,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主方:柴胡截疟饮或小柴胡汤加常山、草果。

(2)温疟:

证候: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

证候:热少寒多或但寒不热、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体倦,苔白腻,脉弦。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主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4)疟母:

证候:左胁下痞块,扪之有形,寒热往来时发时止,胁腹胀痛,形瘦纳少,面色萎黄,脉滑。

治法:软坚消痞,祛瘀逐痰。

主方:鳖甲煎丸。

3、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本病是由疟蚊叮咬人体而传染,要加强病室的灭蚊、防蚊措施,对患者必须加用蚊帐以隔离之。

②一切治疗用药均应于发作前1~2小时进行,以达到截疟控制发作的目的。

(2)正疟:

①一般护理。

②恶寒时加盖衣被并给予热水袋保暖。多饮热水。

③高热时减衣被,除去热水袋。必要时可用物理降温。

④汗出后以温水擦身、更衣,避免吹风感寒。

⑤发作寒战时禁止服药、进食。发作后予半流食。

(3)温疟:

①参考"正疟"护理内容。

②高热头痛时,可用青蒿汁加入热粥中服用。或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泻热降温。也可用物理降温法。

③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热盛伤阴的表现,如口渴唇干,双目少神、表情淡漠,皮肤少弹性、尿少等。

④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菜汁、果汁,如银花露、菊花露代茶、或西瓜水、甘蔗水、荔枝汁等。

(4)寒疟:

①参照"正疟"护理内容。

②病人可饮用柴胡露、桂枝露。

(5)疟母:

①发作时按照"正疟"护理内容。

②平时注意休息,减轻体力劳动,保护正气充足。

③加强饮食调补,宜食用瘦肉、猪肝、牛奶、桂圆、红枣等食品。

④若病情迁延者,遵医嘱服用鳖甲煎丸、外贴消痞膏。可食用甲鱼以滋阴清热。

4、养生指导

(1)带疟虫者要积极进行彻底治疗,避免发展为疟母。

(2)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疟邪的感染。

(3)消灭蚊虫,夏秋季节必须要有防蚊设备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