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

时间
2007-03-13

【概述】

婴儿腹泻(也称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婴儿腹泻是针灸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之一。从五十年代中期起,有关报道日益增多。在穴位刺激法上,不仅有针刺、艾灸、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多种形式,而且考虑到小儿患者的特点。八十年代起在总结以经验的其础上,还开展了穴位激光照射、代针丸贴敷等方法。这些方法痛苦小,疗效也不错,易于为患儿及其家长所接受。针灸疗法对婴儿腹泻有明显的效果。有人曾将穴位注射法治疗与肌注或口服氯霉素(常规剂量)两组患儿作对照,结果穴位注射组在大便次数及体温恢复至正常所需的平均时间上都较对照组为短[1]。已经证明,针灸不但可以单纯用于治疗轻型腹泻,配合中西医疗法,对重型腹泻的住院病例也有显著的作用[2]。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四缝、长强。

配穴:天枢、关元、神阙、曲池、三阴交。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一主穴,如效不显可加用或改用配穴。以30号1寸长毫针,针足三里,直刺5~6分,施以捻转提插或震颤(雀啄)之法,约运针30秒~1分钟后起针。四缝以毫针(26号)或三棱针点刺,挤去黄白色粘液。长强,取俯卧位,于尾骨端下缘进针,沿尾与直肠之间剌入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后出针。神阙穴在肚脐下缘进针6~8分,捻转5~7次出针。天枢、关元、三阴交针法同足三里。热度较高时,曲池穴宜点刺出血。

(三)疗效分析

共治疗1216例,平均治愈率约95%~96.2%[3~8,19]。

艾灸

(一)取穴

主穴:中脘、天枢、神阙、止泻。

配穴:足三里、上巨虚;呕吐加内关、公孙;发烧加大椎、曲池。

止泻穴位置:前正中线,脐下2.5寸。

(二)治法

主穴为主,如效果不显著或某些症状明显时,加取配穴1~2穴。主穴用灸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向上下左右之穴位,用艾卷盘旋施灸15~30分钟,每日2~3次。配穴用刺法,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即去针,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35例,有效率97.7%[9]。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或上巨虚)、天枢。

配穴:止泻。

(二)治法

药液:氯霉毒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50毫克/毫升)、654-2注射液中任选一种。

主穴为主,每次选1~2穴。双侧注射,每穴0.1~0.2毫升。每日1次,连续治疗3~5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245例,治愈率在83.9~97.3%之间[1,10]。

穴位敷贴(之一)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

配穴:呕吐加内关,发热加大椎。

(二)治法

代针丸组成: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分,冰片或麝香少许。各药研未过筛取粉,混匀加入冰片或麝香,再调以油膏,制成黄豆大小之丸粒配。

主穴均选,据症情加配配穴。选定穴位后,用酒精擦净穴区皮肤,将代针丸一粒置于1/4张伤湿膏上,贴敷穴位,松紧适中,每日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治疗250例,总有效率96.2%。其中治愈182例(72.8%)[11]。

穴位敷贴(之二)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神阙、长强。

(二)治法

将舒康贴膏(主要成份为山楂核精)剪成3.5×3.5厘米大小,贴于上述穴位,每日1次,每次贴12~24小时,3次为一疗程。

另外配合用庆大霉素3000~5000单位/Kg/日,分1~2次静滴,并根据症情给予输液、降温等措施。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共75例,结果痊愈51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9%[18]。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神阙、止泻。

(二)治法

每次选2~3穴。用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埃,功率1.5毫瓦,光斑直径1~2毫米,出光口离皮肤30厘米,每穴照射3~5分钟。每日照射1~2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治疗婴儿腹泻,总有效率在92%~95%[12,13]。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大肠、直肠下段、胃、交感。

配穴:盆腔、小肠、脾、神门。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显酌加配穴。用王不留子贴敷上穴,由家长协助行压丸刺激。每日3~4次,每次3分钟。

(三)疗效评价:共观察114例,结果痊愈62 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1%[14]。

体针加捏脊

(一)取穴

主穴:天枢、止泻、足三里。

配穴: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腹泻重加长强。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据症而加。以30号1寸针直刺,捻转提插半分钟后即出针。针毕,令患儿俯卧,用常规捏脊法沿长强至大椎的督脉段提捏3~6遍,着重提捏关元俞和大肠俞。再由膀胱俞至风门的膀胱经线边捏 边提放3~6遍,双拇指同时揉双脾俞、胃俞各1分钟。上法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575例,全部获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64天,较采用药物治疗为优[15]。

头针

(一)取穴

主穴:额旁二线。

(二)治法

额旁二线取穴方法为在临泣穴以下至前发际向下1厘米处,分上、中、下三点。针刺时,令患儿取半坐位,由家长双手捧住患儿两颞部,常规消毒皮肤后,术者左手拇指压穴旁,右手持1寸毫针,刺上、中、下三点。采用半刺法,浅刺而疾出针,针刺深度为患儿同身寸之一分,破皮即为得气。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治愈:经治疗后,大便次数一天内不超过2次,性状正常;好转:经治疗后,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大便性状渐趋正常;无效:经治疗一个疗程,大便次数和性状无变化者。

以上法共治354例,按上述标准治愈320例,好转12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93.8%。较之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16]。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肠俞、神阙、脾俞、胃俞。

配穴:曲池、四缝、足三里、膈俞。

(二)治法

每次选1~2个主穴,以闪火法拔罐(1~4个罐);配穴取1~2穴,四缝点刺挤出粘液,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不留针。留罐5~10分钟。每日一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98例,结果,痊愈18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9%[17]。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建省儿科协作组。婴幼儿腹泻防治问题座谈会。中华医学杂志 1976;56(5):314。

[2]叶孝礼。中医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的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1979;17(3):135。

[3]熊新安。针四缝配合捏脊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108例。陕西中医 1984;19(5):19。

[4]李栩堂,等。针剌长强足三里治疗婴幼儿腹泻102 例。中国针灸 1984;4(5):17。

[5]王红芳。点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00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5;20(8):373。

[6]陆承生,等。针剌神阙穴下缘治疗小儿泄泻210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5;20(4):156。

[7]张华军。针剌为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0例。河北中医 1989;11(5):21。

[8]戴秋孙。针刺治疗51例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5;5(3):14。

[9]吕兰仪。针刺加温熏治疗小儿腹泻35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6):17。

[10]叶诚坤。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136例临床观察。云南中医杂志 1982;3(5):31。

[11]许 正。代针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25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82;23(9):45。

[12]钱永鑫。氦-氖激光针在儿科的应用。生物医学工程通讯 1983;3(3):18。

[13]镇江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婴儿腹泻”80例临床分析。江苏中医杂志 1984;(4):50。

[14]罗兴中。耳压治疗小儿单纯性腹泻114例。陕西中医 1989;10(5):227。

[15]刘春恒,等。针刺捏脊治疗婴幼儿腹泻575例。中国针灸 1991;11(2):46。

[15]林迎春,等。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 1990;31(5):34。

[17]张 仁。实用拔罐疗法。志远书局 1992:211。台湾。

[18]覃遵祥。舒康贴膏穴位贴敷治疗秋季腹泻75例观察。中国针灸

1996;16(2):19。

[19]刘

佳。针剌治疗婴幼儿腹泻240例。 江苏中医

1998;1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