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久痢宜食物品

时间
2008-03-07

慢性久痢之人,宜吃以下食物。

糯米

《本草纲目》云:“糯米暖脾胃,止虚寒泄痢。”慢性久痢之人,多为脾胃虚寒所致,故尤宜食之。《经验良方》载:“治下痢: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壳,用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汤下,三服。”此法供虚寒久痢者食用,的确有效。

荞麦

能宽肠消积,最宜慢性痢疾者食用。古时《简便方》曾记载一案例:“肚腹微做作痛,出即泻,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者,用荞麦面一味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明代李时珍自己也有切身体会,他说:“予壮年患此两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气之药,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转用皆效。”

白扁豆

凡久痢久泻之人均宜,急性泻痢者亦宜。《药性辨疑》指出:“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可用白扁豆适量,炒黄,研末,每日3次,每次25~30克,浓米汤调服。

羊脊骨

能温补脾肾之阳。对虚寒久痢之人,宜用羊脊骨500克,煨取浓汤,同糯米50~100克,煮稀粥温热服食。《本草纲目》中就曾介绍:“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

野鸡肉

性温,味甘酸,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慢性痢疾之人宜食之。《别录》中早就指出:“主补中,益气力,止泄利。”《食医心镜》中曾介绍:“治脾胃气虚下痢,日夜不止,肠滑不下食:野鸡一只,如食法,细切,着橘皮、椒、葱、盐、酱调和作馄饨,煮熟,空心食下。”

乌骨鸡

凡脾虚滑泄久痢者宜服之。《普济方》介绍一种“乌鸡煎”法,治噤口痢,亦治久痢:“乌骨鸡一只,去毛、肠,用茴香、良姜、红豆、陈皮、白姜、花椒、盐,同煮熟烂。饮食汁肉,使胃气开。”

白鲞

或称鲞鱼,为黄鱼的干制品。能开胃、消食、健脾、补虚。据《菽园杂记》云:“痢疾最忌油腻生冷,惟白鲞宜食。”《本草汇言》亦认为:“以誊白水煮烂食之,其性不热不寒,不克不腻,能补能清,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

鲫鱼

功能健脾利湿,慢性久痢者宜食。可选用大鲫鱼1000克,常法洗净后,将大蒜瓣2枚,胡椒6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荜拨6克,以及葱、酱油适量放入鲫鱼肚内。如常法先将鲫鱼煎熟,然后再加清水炖煮,到汤汁浓稠呈奶白色即可食用。

石榴

善疗滑泄久痢,凡慢性痢疾者,尤宜食用石榴皮。可单用石榴果皮15~20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1日分2次服下。也可用大石榴一个,劈开,放搪瓷杯内加水煮沸,然后入红糖少许同煮,喝汤,每日1~2次。

乌梅

对慢性久痢之人尤宜。《肘后方》早有记载:“治久痢不上,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后来《本草新编》称赞:“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鳝鱼

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作用。慢性久痢之人,食之亦宜。《本草汇言》即有“治痢疾”的记载,《云南中医验方》中还介绍:“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鱼一条,红糖三钱。将鳝鱼去肚杂,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末,开水吞服。”

薤白

对慢性和急性痢疾均宜。《本草拾遗》中说过:“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可采用《食医心镜》中的服食方法:“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

燕窝

能益气、补中、养阴,宜久痢虚弱之人食用。正如《本草从新》中说:“燕窝开胃气,已痨痢。”可用燕窝10~15克,同冰糖5克,隔汤炖服。《救生苦海》中还介绍:“治禁口痢;白燕窝二钱,人参四分,水七分,隔汤炖熟,徐徐食之。”

豆腐

能益气和中,宁原《食鉴本草》中说它“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中药大辞典》也认为豆腐治“休息痢”。《普济方》中还介绍:“治休息痢:醋煎白豆腐食之。”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宜食豆腐。

松花粉

性温,味甘,有益气、祛风、收湿、止血的作用。《本草汇言》中认为它可“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并介绍“治久痢不止,延及数月,缠绵不净:松花粉每服9克,食前米汤调下。”

阿胶

性平,味甘,对慢性久痢虚痢者,食之尤宜。《药性论》中早有记载,说它“益气止痢”。元·朱丹溪也认为:“久嗽久痢,虚劳失血者宜用。”明·李时珍解释说,阿胶“疗下痢。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

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久痢之人。《本草纲目》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百一选方》中曾介绍:“治噤口痢: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凡慢性痢疾者宜食之。

莲子

有补脾、益肾、涩肠的作用,对脾虚久痢之人最为适宜。《日华子本草》中就说它“益气、止渴、止痢。”《日用本草》也认为莲子“治泻痢”。《本草纲目》说它“止脾虚久痢”。对慢性痢疾之人,可用《世医得效方》的办法:“治久痢不止:老莲子(去心)二两,为末。每服一钱,陈米汤调下。”

胡椒

性热,味辛,有温中下气的作用。《日华子本草》中说它“主冷痢”,《本草求真》也认为:“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肠滑冷痢,治皆有效。”故对肠胃寒湿所致的慢性久痢之人,食之最宜。

荜拨

辛热调味食品,能温中,散寒,下气。《海药本草》说它“主水泻虚痢”,《本草图经》认为“治气痢”。古方荜拨散就是以荜拨为主,“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独异志》中介绍:“治气痢:牛乳半升,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凡因寒积未净的慢性冷痢气痢患者,食之颇宜。

荜澄茄

性温,味辛,有温暖脾肾、健胃消食的作用,慢性冷痢之人,尤为适宜。据报道,对慢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也颇适宜。用荜澄茄研末装入胶囊中服,每次1克,隔2小时1次,每日4次,连服3~5天。经此法治疗60例,结果仅4例无效,其余56例症状消失,复查大便,未再发现阿米巴原虫。

羊骨

性温,味甘。《饮膳正要》中记载:“尾骨,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亦说:“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普济方》中还曾记有一方,名“羊胫灰散”,就是用于“治小儿洞泄下痢不瘥”。可是,凡虚寒久痢之人,即慢性痢疾者,宜食之。

猪肚

有补虚损,健脾胃的作用,凡慢性痢疾和体弱痢疾者,食之颇宜。正如《千金·食治》所言:“断暴痢虚弱”,《日华子本草)亦云:“补虚损,止痢。”《本草经疏》还指出:“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痢自止矣。”

鹌鹑

性平,味甘,能补益五脏,益气养血,适宜慢性久痢之人服食。唐代食医孟诜就曾说过:“鹌鹑,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崔禹锡《食经》中也有“主赤白下痢”的记载。《本草衍义》中还说:“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由此可见,慢性痢疾者食之颇宜。

獾肉

性子,味酸,有补脾胃的作用。患有慢性脾虚久痢之人,食之颇宜。如清代食医在《随息居饮食潜》中即说:“獾肉甘温,补羸瘦,久痢,煮食即瘳,野兽中佳品也。”唐代食医孟诜也早有介绍:“獾肉,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

粟米

又称小米。《日用本草》记载:“粟米和中益气,止痢。”唐代食医孟诜也说:“陈粟米,止痢。”《本草纲目》还说它“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所以,慢性脾虚久痢者食之尤宜。

花椒

辛温调味晶,能温中、散寒、除湿。《别录》中早有记载:“疗六腑寒冷,肠辩下痢。”《药性论》亦云:“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本草经疏》中还说:“花椒辛温能暖肠胃,散结滞,肠胃得温,肠湃下痢,诸证悉愈。”故对慢性寒湿久痢之人,食之最宜。

金樱子

性平,味酸涩,急性菌痢者忌,但慢性久痢者宜之。《蜀本草》谓其“治脾泄下痢”,《滇南本草》说它“治日久下痢”。《泉州本草》介绍:“治久虚泄泻下痢:金樱子30克,党参10克,水煎服。”《闽东本草》“治久痢脱肛:金樱子(去刺、仁)30克,鸡蛋一枚炖服。”

此外,慢性痢疾者还宜服食苋菜、马齿菜、荠菜、茶叶、山楂、无花果、榛子、食茱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