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谈中医“治未病”

时间
2007-11-02

吴仪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建议,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选几家中医院进行试点。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引起了中医界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开展中医“治未病”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要内涵,符合现代的医学发展需要,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批基础好、中医特色浓郁的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有利于拓展医院的服务功能,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学注重养生保健、预防为先的思想观念的普及。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代表的中医医疗机构,相继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工程,从养生、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就此,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王阶,他就中医“治未病”引出了许多话题。

话题一:消喘膏贴敷疗法是中医“治未病”的典型代表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广安门医院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疗法就是其中一种。

50年前,广安门医院老一代医务工作者遵循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的原理,研制出这种预防疾病、灸法保健方法。可以说,冬病夏治“消喘膏”是中医“治未病”的典型代表。该方法对不同病种、不同人群、不同组方进行了筛选对比以及在药物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位和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改进,同时完善了临床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

冬病夏治消喘膏属于穴位贴敷疗法范畴,它是穴药结合,既有物理刺激(温热、寒凉),也有药物吸收的化学刺激双重作用,完全符合世界医学重点课题———经皮给药、作用疾病靶点的研究方向,并且有全面发展的趋势。不仅对防治哮喘有较好疗效,在预防过敏性鼻炎、中风、风湿等效果也很好。这种方法已经延续了50个春秋,深得广大患者认可,并且在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已广泛应用,很多国外医生也在应用此法治疗咳喘病。

话题二: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符合时代和人民需求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就在于预防为主,如果中医药能够在预防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发挥作用,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作用,那么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就会进一步扩大,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度就会大大提高;通过“治未病”服务的开展,如果能够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年龄推迟几年,一方面为群众减轻了病痛,为每个家庭减轻了负担,也为国家减轻了负担。可以说,“治未病”战略的实施,是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从以疾病为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战略重大转移顺利实施的积极举措,是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开展“治未病”服务,就是要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从而使中医的服务体系更加完整。作为“北京市中医治未病临床基地”和“中医治未病教学基地”,广安门医院正在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具体内容包括:

1.“消喘膏”的二次开发与“冬病夏治”疗法的系统研究。以“消喘膏”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体,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临床疗效,扩大应用范围,制订并完善诊疗方案,增加受益人群。同时,从中医理论层次对“冬病夏治”疗法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确立其“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开发新制剂和新疗法。

2.亚健康干预方案临床评价研究及其监测网络建设。包括亚健康病因病机及其干预方案的研究,人群亚健康状态监测方法、监测网络的研究与建设,以及亚健康干预评价方法学研究。

3.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案研究及其推广应用。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三级预防,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理化检查手段,实现高危人群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完善现有治未病综合诊疗技术并形成标准化诊疗方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复发。

4.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二级预防。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HIV携带者,研究其二级预防,延缓或阻止乙肝和艾滋病的发生。

5.名老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整理与评价。以广安门医院及合作单位各科名老中医为研究对象,建立专家数据库,通过电子病历信息采集系统详细、真实地记录名老中医临床诊疗过程,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和与名老中医面对面访谈的方式,系统整理和评价名老中医专病诊疗中蕴涵的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挖掘名老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经验和有效疗法/方剂。

6.中医心理、气功等非药物疗法综合预防方案的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包括中医体质症状评估、中医五态人格、体质心理评估、亚健康评估、睡眠质量评估等,各种体质生理指标和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监测。同时,开展各项非药物综合预防方案(心理预防、保健与治疗;气功与传统文化体育项目;针灸、按摩,特别是自我保健灸法、自我按摩方法等)的应用研究。

7.中医辨证施膳与食疗“治未病”的研究。开展中医辨证施膳与食疗“治未病”的研究,进行药膳和功能食品的研发,建立广安门医院的食疗治未病体系。

同时,按照有关方案,医院正在认真研究北京地区的人群特征以及医疗保健服务市场需求趋势,正确界定和把握“治未病”的内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从优势项目切入,总体设计,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实施,力争建成较为完整的辐射全国,集临床、科研、培训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中医“治未病”研究与实施基地,满足人民卫生健康需求。

话题三:“治未病”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前景广阔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中医药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

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和在养生、康复、保健方面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手段,随着人们健康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吴仪副总理提出中医研究“治未病”符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符合其发展规律。从“治未病”的高度来促进人民健康并发展中医,可使中医药在医疗临床及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