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理论要遵循四原则

时间
2007-02-14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制约着中医的发展。笔者深入思考影响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因素后,认为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应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创新——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

《现代教育报》特约记者、北大哲学系郝光明先生历时3个月,行程数千里,先后采访了为数不少的老中青三代中医人,并在《中医药学刊》撰文认为:现在中医界的科研工作并没有真正发展中医。笔者认为这种结论过于悲观,但他道出了中医发展缓慢这个严峻的事实。

回望50年来中医发展的历程,比较其他生命学科,中医发展的速度的确缓慢。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最终必然制约中医临床的发展。有人认为,《内经》医学理论早就从宏观上勾勒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现代医学的发展都可以从《内经》中找到依据,中医理论代表着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毋须创新发展。

中医理论是在中医临床所开辟的世界中突出的一种高级的文明形式。它从多种临证经验和技术中吸取营养,并指导它们。几千年来中华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也是中医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医学理论随着医疗实践而发展变化。从《内经》理论到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从伤寒理论到温病辨证等等,中医理论在栉风沐雨中发展前行。先人在科学不发达的背景下尚且有“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思变思想,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仅凭热爱的情怀、朴素的情感视现有中医理论为神圣至尊,显然违背了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不仅要具备睿智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的作风,还需要豁达从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发展学术,创新理论。

修正——不以“寻根”文饰缺陷和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意味着不断地否定,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否定,导致中医学的种种危机:观念僵化、知识陈旧,概念过时,甚至理论错误。如心主神是《内经》以来主流医学的重要思想,这种错位认识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实际上,内经作者曾有过“或以脑髓为脏……或以为腑”的争论,发出“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的感叹!心主神志理论的提出,是大胆的推测,也是不能穷究人体之秘的无奈。中医学在对脑有相当的认识以后,陷入深深的矛盾冲突:新的发现与传统的理法方药不能对接,无法自圆其说。对于尊古贱今的中医人来说,无力打破已定型的脏象及药物归经理论,便以紧急的心理防御机制应对来自外界和自身的挑战,以“寻根”文饰缺陷和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阴阳五行全面引入确立的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人们对人体器官的深入认识,阻碍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分化——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实现学科分化,催生出新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群。学科分化不仅是因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更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分化是科学进步的主要途径和标志,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对人体认识的深入,要求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由于中医体质学说在个体化预防治疗和保健方面的优越性,体质学说已在《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中单列章节,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体质在健康与疾病中的权重,中医体质学应运而生,并在指导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明显加大,心理波澜和情绪冲突逐渐增多,心理疾患及心身疾病在疾病谱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沉重。要求对情绪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系统回答,而中医七情学说蕴含丰富的七情致病理论及治疗经验,中医情志学应这一时代要求呼之欲出。另据WHO公布:每个人的健康与长寿,7%取决于自然环境(如气候),8%取决于医疗条件,10%取决于社会环境,15%取决于遗传因素,60%取决于生活方式。祖国医学中蕴含许多行为方式的经典论述,中医养生康复需要分化出来。这些学科都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个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无疑,中医体质学、中医情志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等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拓展新的学术领域,搭建更为广阔的技术平台,对于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实现多学科交融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深化——实现描述性理论向阐明性理论的飞跃

中医理论迄今尚是未摆脱自然哲学形态的直观描述性理论假说。如对病机的阐发,尽管内科有风痨膨膈,妇科有经带胎产,儿科有麻痘惊疳的不同,但对不同病证的具体机制,仅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相同的病因演绎成雷同的机理,如果说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话,它只是指出了模糊的探视方向,给人们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不同,以纯思辨的解释代替具体疾病的科学分析,造就了“咋说都有理”,空泛而缺乏具体意义的思辨格局。

如七情学说的现代研究仅限于在传统理论七情框架中打转转,很难超越或大幅度提升现有的研究水平。中医情志理论要发展,就必须把视野投向《内经》之外、中医学之外更广阔的领域,引入新的科学方法,吸纳现代情绪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知识,构建新的情志理论,纠正目前对七情丰富内涵的肤浅理解和外延的随意扩大,厘清情志的概念,情志的本质、强度、种类,情志学说反映的对象,各种情志的启动、表达、识别、测量、评价,情志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各种情志的共同之处,每种分立情志的本质特征,情绪的生理唤醒模式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情志与脏腑的关系,情志作用于脏腑的方式及损伤脏腑的规律是什么?不同情志有无伤脏规律?若无,说明各种不同的情绪没有生理唤醒的特异化模式,应废除五志伤五脏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表述。若有,呈现什么规律?是不是五志与五脏一一对应关系,或是其它更复杂的关系?如一种情志伤及多脏或多种情志交织共伤一脏或多脏,或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情志是复杂的巨系统,又具有明显的主观色调,一味追求简单、清晰、明了的线性结论,有可能迷失理性和求真的科学原则。需要在现有科学事实基础上提出假说,并经科学实验的逐步检验,一步步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不断积累资料,依据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及时做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中医西化,我们应该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光大中医合理内核,充分吸收中医系统、整体、辨证的精髓,逐步实现由描述性理论(假说)向阐明性理论的飞跃,使中医基础理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最终目标。(河南中医学院 詹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