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时间
2008-12-08

中秋过后,秋意渐浓,随着白昼时间渐渐变短,气候也慢慢产生变化,二十四节气中,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为止,气候渐渐由热转寒,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的环境变化,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即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念,认为春夏时阳气升发,万物生机蓬勃,此时应顺时充养及保护体内阳气,避免耗伤;秋冬时阴气渐生,万物敛藏,此时应顺时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濡养五脏。故秋季养生原则不论饮食起居、精神情志、体格锻炼等皆不离“养收”一原则。

在饮食起居方面,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宜早睡早起,尤其中老年人应避免过长的睡眠,秋冬是脑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在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脑部血栓形成,适当早起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中医五行中,秋季属金,归于肺,主皮毛,秋天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会使人肌肤干燥,皱褶增多,口舌干燥,毛发脱落,大便干硬等,平时应适量补充水分,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可多食用一些酸味蔬果以助肝气、敛肺气,另外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牛乳、甘蔗等润燥养阴之品也可适量食用。

秋季虽然天高气爽,但人处在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的时节,也常会引起莫名的凄凉、忧郁、哀愁的情绪,特别是原本就有忧郁症的,病情可能会加重,此时需要家人朋友从旁适时的鼓励与关怀。平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多从事户外活动,可使心情舒畅,例如自古以来即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除了体能锻炼的意义之外,登高远眺,也可使人情绪开朗,心旷神怡。

立秋后,气候变化较大,昼热夜凉,稍有不慎便容易伤风感冒,尤其老人及小孩对气温变化较不敏感,特别容易受风寒,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秋季也是呼吸系统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的好发季节,平时除了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之外,可适量食用一些具有保肝润燥的食物及药膳,以强化呼吸道,像水梨有润肺、止咳消痰的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安神镇静的功效,莲藕有清肺热、止鼻血、解渴除烦的功效,这些都是当季很适合实用的蔬果;中药如西洋参、麦门冬、天门冬、枸杞、冬虫夏草、山药、茯苓、川贝母、柿霜、玉竹、石斛等养阴润费的药物都可以配合食用。

对于老年体虚,大便干硬,脾气虚弱,肺阴不足者,可以百合五钱(干品)、食米一两五钱、冰糖适量熬煮百合粥;或是用豆浆500ml、食米一两五钱、冰糖适量煮粥食用。长期熬夜,课业繁忙,工作压力大者,在秋季也容易口干舌燥,可以用西洋参二钱、麦门东三钱、枸杞、杭菊各二钱泡茶饮用。

秀传季刊.2005年第20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