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婴儿呛奶易引发中耳炎

时间
2008-12-08

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组成,其中与中耳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当属咽鼓管。该管有两个口,上端开口与鼓室相通,下端开口在鼻咽侧壁与鼻腔相通。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欠时才开放。

咽鼓管有两个功能:其一是可将中耳黏膜正常分泌的组织液引流到鼻腔;其二是通过该管的开、闭交替,来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比如乘坐飞机升到高空时耳内会有闷胀感,但只要咽一下口水耳朵立即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前面提到的咽鼓管是沟通中耳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该管自身的病变或周围器官的感染都可以造成中耳相应病变。中耳炎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都可造成中耳炎。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哺乳期的婴幼儿,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他们的咽鼓管没有发育完全,呈短而平的状态,在哺乳时特别容易因呛奶,使奶液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也就是小儿中耳炎多发的道理。正确的哺乳姿势应当是小儿身体保持45度,哺乳后轻轻拍背,以防呛奶或溢奶。

门诊中经常会有一些儿童因耳朵发堵、听力下降而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主要表现是鼓室内积液。这时的鼓室内积液并不是耳朵内进了水,而是咽鼓管的引流功能受到影响,正常的分泌液不能排泄到鼻腔造成的。就好像厨房的下水管堵塞必然导致水池积水,道理是一样的。此外,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可能还有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所以,当您发现孩子经常睡眠时打鼾,或者张口呼吸,再加之耳堵、听力下降时,大概就可确诊了。

预防中耳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防止中耳炎发生。

2.腺样体肥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3.婴儿哺乳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平卧。哺乳后要拍拍背,谨防呛奶、溢奶。

4.游泳时尽量不要呛水,以防污水逆行呛入咽鼓管导致中耳炎。

5.当发现耳痛、发烧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婴幼儿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抓耳挠腮的体征时,要想到中耳炎的可能。

6.一旦患了中耳炎,要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以防转为慢性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7.患慢性中耳炎也应请有经验的耳科医生给予指导,必要时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 程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