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清明时节重养生

时间
2008-12-08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清明。清明是北方一年中气候最宜人的时节,桃李新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景致一片明朗清秀。河北医大三院中医科主任寇胜玲提醒,清明是一重要的节气,此节气的养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雨夹凉慎减装

“清明断雷,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逐渐转暖,除交节的几天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只不过“春天的天,小孩的脸”,多风、多雨也是一季节的特点,气温因此会随之起伏。

清明时节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应该及时增减衣服。寇胜玲说,中医讲究的“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季阳气生发,而阴气没有完全消退,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增减衣物,适度“春捂”,以外阳助内阳,驱走阴寒之气,抗御外邪侵袭,防止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一点对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孕产妇为重要。

另外,这个时节装修比较多,居室装饰要避免有毒材料,经常通风换气。天气暖和、阳光灿烂时,常晒被褥,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居室里点缀几盆花草不仅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增加湿度,减少春燥。

多吃健脾润肺品

北方的春天多风干燥,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和水。此时应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甜食,以助阳气生发。

寇胜玲说,脾胃最怕阳虚,吃些蜂蜜可以消除食积、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多吃胡萝卜也可帮助脾胃消化,降火去火,祛除口腔炎症。肺喜润厌燥,有燥邪侵入即引起咳嗽,梨、西瓜、香蕉可以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百合入肺可减少燥邪。

春天气候多变,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的症状。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清明时节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祭祖踏青相结合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祭扫墓地,难免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中医认为情绪治病是重要的,悲伤过度损害身体健康,而放松心情则有益身心。人们应该把祭祖扫墓和旅游踏青结合在一起,在追恩念亲的感伤外,让自己融入清新绿色的大自然。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大自然是最好的医院,情绪和生活方式的调理是养生健体最有效的良药。”寇胜玲说。

对于不方便出游者,也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公园、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本报记者:李薇)

小贴士:穿衣宜下厚上薄

最近几天石家庄的最高气温一度在20摄氏度以上,温暖的气候让人们脱去“厚装”,更有不少女士开始穿上初夏的裙子。对此,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耿立梅指出,过早穿上裙子,很容易使“寒气”从脚下生起,从而诱发一些疾病,春季穿衣应该注意“下厚上薄”。

耿立梅说,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如果不注意保暖,过早换掉厚衣服,很容易感受风寒而引起感冒、咳嗽、胃肠不适等。由于春季以风邪致病为主,而风易走串,过早穿上裙子,容易使膝盖暴露于寒冷的空气中,受到风寒刺激引起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