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养生之争

时间
2008-12-08

中国传统养生之道以其悠久的学术源流,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方法闻名世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竞相争雄,招贤纳士,重视知识,扶植学派,提倡争论,学术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养生文化方面,就有《周易》阴阳说,老子道论,《管子》精气学说,孔子的自我调摄,苟子的治气养心理论,子华子的运动摄生等等。些众多的学说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之道的理论日趋完善。

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流派纷呈,但就其养生方法而言,不外乎“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这两种主要模式。

清静养生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主流地位。这是因为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道家和道教的影响,先秦道家以“清静”学说立论,不仅蕴含人生论,也包含其养生论。清静养生的代表人物庄子说过,“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形劳不休则弊,精用不已则劳,劳则竭”。他们认为,神是生命的主宰,人身各脏器都由神统御,只有保护和节制神的耗损,才能延年,所以主张清静养神,反对“形劳不休”。古今出现的气功热,证实清静确能延寿,决非子虚乌有。

运动养生的观点则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理论。先秦的《易传》将宇宙天道运行变化的自然属性投身于人生,归纳出“动而健,刚中而应”,“刚以动,故壮”,“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也包括以运动的观念来对待和养护人类自我生命和身体。在这种主动养生思想影响下,一些占代养生家反对“静息将养”,主张运动强身。《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明代颜元则明确指出,“一身动则一身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说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他们认为,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都处于恒动状态,通过运动形体,活动关节,以保持机体旺盛的生命活力,就可达到抗老延寿目的。与运动养生观点相一致的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生命在于运动”。此说一时风靡全球。

那么,是运动能延年?还是清静能益寿?究竟是哪种方法正确?哪种效果更好?其中道理又何在?几千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未见定论。

养生的基本原则

要判断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孰对孰错,必须先弄清人体衰老的原因以及养生的含义、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问题,并以此检验以静养生与以动养生的效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养生又称摄生,乃保养、护养生命,抗老延年的意思。中国传统观点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阴阳平衡体,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体内阴阳双方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取得相对统一、动态平衡的过程。占人常用“平”或“正平”作为健康长寿的概括。《内经》说,“平人者,不病也”,“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均含有阴阳平衡之意。如阴阳一方出现偏衰或偏亢,就会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出现病理状态。

阴阳两字是极其抽象而又包罗万象的代名词,人体中的阴阳是通过气与血来体现的。《寿世保元》指出:“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所以得全生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耳。”气属阳,血属阴,气血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物质,也是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必须通过气血的作用来调节。

气血流通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特征是机体的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的进行,离不开气血流通。这是因为气血流动无阻,循环不已,将营养物质供应给机体,使脏器组织各司其职,摄精微充养全身,并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正如金元时代大医学家朱丹溪所言:“气为阳宜降,血为阴宜升,一升一降,无所偏胜,是谓平人。”

我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现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由于反复受到情绪波动,疾病折磨等干扰,首先会影响气血的循行,造成流通受阻,继而脏器组织得不到气血的滋养,而出现全身生理功能紊乱;最终则引起阴阳失衡,脏器虚竭,精、气、神耗尽而导致心身衰老。所以,我认为,生命在于气血流动,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促使体内气血流畅不息,以保持阴阳动态平稳。

异曲而同工

以养生基本原则在于促使气血流畅的论点,来研究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的实质,就可以发现,这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统一的。两者仅在阐述上有所侧重罢了。

清静养生的目的在于养神,而养神并不仅是为了节制神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促使气血流畅,绝无越静越好的含义。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情志、思维等。人的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适度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生理需要。但过激的情志变化则会加速机体衰老,这是因为过激情绪会打乱气血的正常运行。《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紊乱,就会影响血液循环,破坏阴阳平衡。所以,养神宜静,心神安静,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使体内环境处于平静状况,就可引导气血正常运行,即古人所谓“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往即气往”。近代研究发现,气功入静时,体内微循环开放增多,外周静脉血管容量增加。说明入静过程中,人的外形尽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体内周身血脉通畅,气血流畅,各器官组织都得到充分灌注,而呈现出动的平衡状态。

运动养生的目的在于养形。形指人的形体,包括脏器、九窍、骨肉、皮毛、气血、津液、精等及其有关功能。运动不仅是为了形强体盛,肌肉发达,更重要的是通过适量的运动以防止气血壅滞,促使体内气血流通无阻,绝无运动越多越好的意思。《内经》早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之说。过分安逸,缺少活动,就会使体内气血流动不畅,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为此古代养生动形派创始人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过极耳,动摇则毂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现代科学证明,运动可使气血运行旺盛,增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以及其他有关组织的功能。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细胞阴性惰性成分增多,阻碍着细胞的正常活动。通过运动使血流加速,有助于驱除随增龄而大量出现的惰性物质,以减轻自身中毒,抗拒衰老的发生,这正是运动能长寿的原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疏通经脉,促使气血流畅是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的共同效果。两者貌似对立,实质是殊途同归。

动静结合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共养,以期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是养生之大法,延年益寿的关键!

清静养神的要点是,思想上安闲清静,不作妄想,使精神内守,气血通畅,疾病就不会产生。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干易恬澹,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其次,要情志舒畅,性格豁达,不宜有忿怒心情。《孙真人卫生歌》中,“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则,应顺应自然,根据四季不同气候调神。春季宜精神活泼,充满生机;夏季宜情志愉快,不要发怒;秋季宜意志安逸,收敛神气;冬季宜情志隐匿.藏而不泄。精神情志的稳定和健康,有利于气血畅达,阴阳协调。

运动养形的要点是运动适量,坚持以恒。剧烈的运动会引起血脉贲张,呼吸疾喘,心跳加快,大汗淋漓,造成气血运行失控,对养生有害无益。所以唐代养生家孙思邈早就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中国传统运动养生,实际上是外动而内静的运动方法,最大特点是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以内练精神,中练气血,外练筋骨,使内外表里,气血形神在有序运动中得到修整。常用的方法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采用最安全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必将会获得养生之益处。

中国养生文化中的动静观是一对关系复杂的范畴,它们同被纳入传统养生之道的理论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它们被辩证地体现和应用于养生方法实践中。在中国古代意识中,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或者外动内静,或者外静内动。可见,“动”、“静”两种养生模式不是截然对立的。动静结合的养生法,正体现了古代养生文化的科学性。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