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普仁的“以血行气络血学说”理论看血与气的关系

时间
2008-12-09

张晓霞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贺普仁教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余年。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研《内》《难》、通览《甲乙》等著作的基础上,对针灸疗法及理论不断地加以挖掘、整理、总结、提高,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针灸治病理论学说,其中“以血行气”、“络血学说”之说,对于指导我们的针灸临床工作尤有帮助。今整理如下,公诸同道。

1 传统“气帅血行”理论

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双方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的。人体中气血也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由此可见,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体一旦发生病变,不是出于气,就是出于血。从其相对属性来分: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正如《难经·二十二难》所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它不仅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还阐明了两者在生理上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在病理上则有“气滞血瘀”、“气随血脱”的相互影响。而历代医家在论述二者的关系时则偏重于对“气”的功能的论述,有“气能生血”、“气行则血行”和“气能摄血”等学说。认为在二者的关系中气的功能占主导地位,而血的功能则为从属的关系。

2 贺氏“以血行气”新说

贺普仁教授认为:气血与经络既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转化所在。凡各种疾病皆由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所致。经络不畅则为经络之中气血运行不畅。血乃有形之物,气必须以血为基础,气属阳本主动,但必须依赖血以济,方可表现出它的机能活动。因此血就成为气血中的主帅。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是指二者相互为用,除了强调前者的功能,又切不可忽视后者的作用。因为气之所以能行血,是由于血能载气,气的活力虽很强,但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于体内。当气附存于血中时,血可载气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营养补充,故血盛则气旺,气旺又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即血病气亦病。故临床有血液瘀滞引起的气机不畅和失血过多时出现的气随血脱等现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

基于上述观点,贺氏提出了“以血行气”、“以血带气”的刺络放血法,以强令血气经脉通行。《灵枢·小针解》指出:“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即凡郁滞过久的疾病均可用刺络方法治疗。《素问·调经论》也说:“气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说明了气血与经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经络气血郁滞、经气不畅时当用刺络放血的方法加以疏通。故贺氏指出:凡诸证气机不调、血脉凝涩之顽证,非毫针微通所及。“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明在生理上二者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法上也当有所区别,除有“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法外,还当有“以血行气”、“以血带气”的刺络放血方法刺血以调气,用于治疗病久入深的顽疾痼疴。其中因气血凝涩、或寒、或热者,必用放血法以强令血气通行,逼邪气随血外出,以祛瘀通闭,疏通脉络,使经气通畅,营血顺达,起到血行气通、血气调和之目的。正所谓:顽疾痼疴,其血气凝涩,如泥淤渠道,非强力掘而不通。

有了古人的气血理论,有了对气血理论的深刻理解,有了对气血理论在临床实践的深刻总结,才有了贺氏的“络血学说”和“以血行气”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将刺络放血疗法归纳为贺氏三通法之一—强通法。它不仅完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也丰富了气血理论,并为后人研究气血与经络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58岁。主诉双下肢冷痛30余年,于1999年6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0余年前在东北居住,产后受风,感双下肢凉痛,遇冷尤甚。后到北京居住,冬穿皮裤,夏穿棉毛裤,不敢睡凉席。化验血沉:56mm/h,类风湿因子(-),抗“0”(-)、C反应蛋白(+)。拍腰、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在外院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双下肢肤色正常,肌肉丰满,关节无畸形。大腿及小腿背外侧可见明显血络。诊断:寒痹。治疗:三棱针刺络放血,隔日1次。3次后腿怕凉感稍减;11次后腿已发温,疼痛明显减轻;38次后症状基本消失,棉毛裤脱去,仅穿单裤。又巩固治疗5次,病人痊愈。1年后随访,未发。

按:贺氏认为,患者产后受风,寒客经脉日久,气血凝塞不通,血脉郁滞,泛于肌肤,故见腿之后外侧遍布血络。根据病在血脉当调之血络的道理,凡郁滞过久的疾病均可用三棱针决破皮肤,强迫恶血外出,通过治血达到调气的作用。血脉畅通,阳气恢复,故痛止冷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