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伤寒论》的自愈机理

时间
2008-12-09

关键词:自愈机理《伤寒论》伤寒病

摘要: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自愈机理,即: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的自愈的机理之一;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精髓,当全面地继承和发扬。

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记载了许多自愈的条文,其相关文字表述有“愈”、“欲愈”、“必自愈”、“必愈”、“解”、“欲解”、“自止”等。六经病各篇、霍乱病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篇均有此类条文若干条。这些条文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心意思是说,伤寒病(或说外感病)到了某一特定的阶段,出现了自动向愈的趋势,医者要审察病机,勿失其宜,要因势利导,促其阴阳自和,帮助患者实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达到康复的总目标。这种以健康目标为本,以疾病过程为标;以自稳调节为本,以药治针灸为标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特色。本文选取《伤寒论》中若干自愈条文进行浅析,旨在初步探究其所蕴含的机理,并谈几点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自愈的机理之一

《伤寒论》载有许多自愈日期的条文,后世有医家释为“不可拘泥的约数”而不予重视。其实仲景所说的其病自愈的日期绝不是“不可拘泥的约数”,而是《伤寒论》中存在明显的“周节律”。如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第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以上5条,明确指出自愈之期或为六七日,或为十三、四日,均暗合一周、二周之日数,说明《伤寒论》中有明显的“周节律”。所谓经尽,即是自然病程的结束,如此时无合并证或并发证,其病按期而愈。提示外感病的自愈机理之中存在明显的“周节律”。[1]

二、强调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

伤寒病为外来之邪损伤了人体的正气,正气被邪气郁遏,表现为正气不足的病理状态。正如《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具体地说,人体正气集中体现在阳气的固密、阴液的濡润和胃气的充沛,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扶阳气、存津液和保胃气这三个重要的方面。

1.强调阳气回复是其病自愈的征兆。《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太阳病脉象本为浮紧,今见脉微缓,是阳气伸张,邪退正复的征兆,再加上不呕(无少阳证)、清便欲自可(无阳明证)故为欲愈。

2.胃气和津液的存亡是决定自愈与否的关键。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人以胃气、津血为本,有胃气、津血则生,无胃气、津血则死,所以仲景非常重视保胃气,存津液,并以胃气、津液的存亡来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

中医学治病养生的要点在于协调或调动这一自愈本能,[2]人体患病的原因是阴阳不相和谐的结果,中医学治病的过程就是调和阴阳的过程,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伤寒论》第58条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亦即“阴阳自和”是“必自愈”的内在动力,是人体经过漫长进化所具有的自然疗能。对待这种自然疗能要予以重视,不要随意干扰和破坏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和调节机制。如第59条云:“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个“勿治之”正是张仲景重视和依靠自然疗能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思想还见于第49条,因误下导致里虚,出现尺中脉微,告诫“不可发汗”、“须表里实,津液自和,必自汗出,愈”;第367条“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这两条“不可发汗”、“不可治呕”同样包涵“勿治之”之意,“须表里实”、“脓尽自愈”不正是给自然疗能以充分施展的机会吗?假如不顾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误发虚人之汗或误止内痈之呕,必然导致变证丛生,造成不良后果。此外,对机体的自然疗能不是要消极等待,而是要因势利导,推进自愈的进程。如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如上两条中“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损谷”等措施又蕴含了加强病后护理,进行辨证善后的学术观点。

四、六经病欲解时蕴含天人相应思想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产生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体是一个主体性开放系统,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获得生存。《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如太阳病自得其位的时间是九点至十五点,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此时最旺盛,二者相加,则太阳病阳气被风寒所郁遏,可应时而解,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再如阳明经自得其位是从十五点至二十一点,此时大自然阳气衰退,人体阳明经经气最旺,二者相较,正胜邪退,则阳明经热盛之邪得以外达,其病欲解,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古典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经》所云“必先定五脏之脉”,正是强调了内因在其病欲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此点出发,进一步推导出在天人之间,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令为标,把握机遇,因时而动,“必先定五脏之脉”,参以天时,促其自愈,这正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医学的优势所在。[3]

五、结语

通过对《伤寒论》若干自愈条文的分析,初步探讨其中蕴涵的机理,总结如下:(1)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疗功能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体战胜疾病的内在动力,是中医学治病养生的依靠对象,辨证论治的出发点应是协助人体实现“阴平阳秘”,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 中医辨证论治不单是限定在“医已病之病”的辨证治疗,还包括“医未病之病”的辨证养生,“医欲病之病”的辨证预防,“医欲愈之病”的辨证护理和辨证善后等更广阔的范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重视以人体五脏阴阳为代表的内因,同时也参照自然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把握机遇,趋利避害,从整体稳态上实现疾病向健康的转化,以达“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克祥.浅谈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0:101~103.

[2] 付景华,徐岩春.中医学科学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3.

[3] 陆广莘.中医的辨证论治原理[A].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学术论文汇编,1997∶23~29.

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213000) 何 俊 管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