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多针刺”浅议

时间
2008-12-09

关键词:《内经》多针刺 含义 作用 临床应用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之。《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内经》刺法及古典刺法的研读,旁阅近现代有关多针刺法的文献,结合个人数年来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整理归纳,管陈于下。

“多针刺”的含义

十四经脉,任、督二脉位居前后正中线,经脉单行,一穴名一穴位;十二经脉分居人体正中线之两旁,故一个穴名,有左右相互对应的两个穴位。如选取足三里穴,分取人体下肢左侧足三里穴与右侧足三里穴,其虽为单穴,实为两个穴位,针刺双侧足三里,并非一穴多刺。某些经外奇穴,如二白、四神聪、四花、三角灸,皆为一穴名、多穴孔的腧穴,针刺这些穴位,也非实质性多针刺。还有一种刺法,从一个穴位刺进透至另一个穴位的位置,虽刺及两个穴位,但仅用其一针,一次进针,也不能称其为多针刺。真正意义的多针刺,即一个穴位(包括压痛点)的多针进针施术,或一个区域内,包括经脉循行线上、病灶区或病灶区周围并非都是固定穴位的多针针刺。

多针刺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灵枢·官针》“九刺”、“十二刺”、“五刺”中有些刺法属多针刺法,也有些刺法后世对是否为多针刺法持有争议,有人在《内经》多针刺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多针刺法,但对于各种不同的多针刺法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却谈之甚少,现就有关刺法,按其功能作用,分述于后。

1疏缓筋脉,逐寒除痹。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齐刺、傍针刺治痹,其痹或深或久,当属筋肉系统之疾,即针灸学中的经筋病。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行于体表,结聚于关节、骨骼部,《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相应部位的经气痹阻不通,则会导致经筋为病。经筋病,尤以经筋结聚处的疼痛或粘连结滞,影响关节的正常屈伸运动,关节附近经筋结与聚的部位,其病位深范围较集中,尤其是寒气凝滞久者,单针刺激难以中的,不易奏效。

齐刺、傍针刺皆是治痹的多针刺法,齐刺重在痹的范围小,病位深,傍针刺重在痹之久留。目前临床中,应用多针刺治痹最多的就是齐刺、傍针刺。如肩关节周围炎,病程较长,肩关节向前后活动障碍明显,肩关节前后有明显压痛,其压痛点或在经穴上,或在经穴附近及其他位置,有些穴位,如肩贞、肩内陵、臑俞、天宗或其附近作痛较甚,说明肩关节部、肩胛部肌肉层之间有粘连,故治宜疏缓筋脉,以解除粘连。因此,其压痛点上就可施以齐刺之法,垂直刺一针,旁各刺一针,共三针刺之。同时在手法上也可以上下提插,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粘连,类同于此的还有颈、腰椎病、腰突症、梨状肌损伤,颈、腰骶部深层肌肉的损伤等,其原发灶范围不大,病位较深,可用之。另一类疾病,由于患者没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致使病情反复。留痹时间久长可傍针刺之,正一傍一两针,如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可考虑用之。类此者,如腓总神经麻痹等亦可为之。

《灵枢·官针》十二节刺中还有:“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该法是治疗游走性病痛,即风痹的针刺方法,根据病人所报之处下针。其“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此乃典型的一针多刺,如以一根毫针反复刺之,显然不符合目前针具无菌操作的要求,反复进出针易于污染针体,故可改作多针进针刺治,即出针后换针于其他痛处再行进针。但风痹多易夹寒夹湿,古代刺针,很讲究针温,进针前口温,口温后刺第一针,出针后,复刺第二针,因针身在体内温过,无须再欲口温,多针进针可能有针冷之嫌。诊室条件较好,温度较为恒定的房间内施针可为之。但另一方面,一针痛止,再另刺针之说,临床治疗风湿疾患,毫针刺很难一针痛止,如毫针刺无此效果,可以火针刺之,火针在风湿性疾患的治疗上止痛效果相当明显。但火针不宜留针。

在《灵枢·官针》中还有五节刺:“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然合谷刺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医学纲目》卷二十七解曰:“鸡足取之者,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三爪也。”张介宾《类经》注也以“三四攒合如鸡足”,均以三针同刺的多针刺解之。而先于此两书的《儒门事亲·卷七》一案例中说:“用《灵枢》中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讫,复卓针起,向下卧针。”谓此为一针多向刺法。隋《黄帝内经太素》可谓是目前现存的有关《内经》的最早文本。《太素》言“合谷刺”为“合刺”,关于合刺,杨上善在注文中解曰:“刺身左右分肉之间,痏如鸡足之迹,以合分肉间之气,故曰合刺也。”痏,原指瘢痕,针灸中指针刺所留的针眼。如《灵枢·终始》:“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张介宾注曰:“痏,针瘢也。”由此可见,留下针眼形如鸡足之合谷刺者,可谓多针刺也,可用于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施术以治肌痹,如落枕、腰扭伤等引起的某部位的肌肉酸痛或某肌群的肌肉痉挛、麻痹。当然,一针多向刺的说法也有其自身的道理,刺肌痹,“无伤卫”,是本着少刺皮毛的原则,通过针体在肌层内运动手法,以达到治疗之目的。此说法也为后世演绎出多种颇具特点的刺治方法,如苍龟探穴等等。

2通经接气,止痛起废。

取穴进针后,产生针感,手法控制针感,可使针感沿一定的方向传导,针感传递到一定的位置会出现传导阻滞。这时,在同一条经脉上相近的位置选择几个穴位刺入,运行针体使其联结,可以加强针感的传导作用,此为接经法。

《灵枢·厥病》曰:“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五行,指头部分布着的五条经脉线路,中行督脉,其旁左右二行各为足太阳膀胱经,又旁左右二行各为足少阳胆经,行五,即上述五行,每行在头部各有五个穴位。《内经》中“行五”原指头部五条经脉循行线上的具体腧穴,五五计二十五个穴位,但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上,由于头痛的具体位置、范围大小不等,因此,在针刺治疗上也就不必拘泥于有固定位置的经穴上,而是沿经脉,短距离地均匀地截取针刺刺激点。后世医家,如砭血派的代表人物张子和常以此法医病。《儒门事亲》中载:“余尝病目赤,或肿或翳,作止无时,偶至亲息帅府间,病目百余日,羞明隐涩,肿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上星至百会,速以排针刺四、五十刺,攒竹穴、丝竹穴上兼眉际一十刺,及鼻两孔内,以草茎弹之,出血。三处出血如泉,约二升许。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故。”张子和之善于用排针通经接气,莫不与此有关。

今人接经法,有于针感终点稍前方针刺,不计是否有具体穴位,也有人多在关节附近运针通气,还有人在患肢的经脉循行线上短距离均匀地截取穴位,如小儿麻痹症,采用排针法刺治,就是在经脉的循行线上密集排列针灸针,在运针时,由此及彼,依次地运动针体,以促使经气由近及远的串通下去,亦或采用电排针的方法,排针、电排针治疗小儿麻痹症有较好的疗效。

3调营固卫,扶正祛邪。

《灵枢·官针》十二节刺中还有:“……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灵枢·官针》五节刺曰:“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上述之法,其刺治皆宜于人体表浅部及其血脉方面的有关病变,体表在经络系统中属于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部也是络脉之气散在的所在。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皮部自身为病,卫外功能失调,会邪传于内,则会出现毛窍闭塞,皮表麻痹,或毒邪袭表产生疹、癣、痈疮、肿毒等疾患。

扬刺、赞刺、豹文刺中,扬刺无出血,后者则刺络出血,扬刺适宜于肌表的酸痛、麻木,其面积较齐刺、扬刺广大,临证中,适于肌肉浅层及皮表的痹痛,如股外侧皮神经炎;而赞刺、豹文刺则是应用三棱针刺络出血的治疗方法。从《内经》文字看,赞刺重在浅出血,而能和卫调营,豹文刺强调中脉,重在排毒除苑。但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上,此两者宜互参。散刺、梅花形刺要看病灶的形态而定,少量浅出血,量稍大的中脉出血,要看毒邪的程度,因此,两者应相互补充为用。赞刺、豹文刺可运用于蛇丹、丹毒、疮疖痛肿、多形红斑等疾患。今人治疗皮部带状疱疹的围刺,可谓受前人启发而又有新发展的多针刺法,此法非扬刺,亦非赞刺、豹文刺,不拘其病灶的形态、在病灶周围密麻排以毫针,以围拢病区,围刺的范围随着治疗后的缩小而缩小,以至治愈。

由此说明多针刺具有强化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广泛应用于免疫系统的各种疾病。皮肤针叩刺肌表治疗内脏病和皮肤病,亦可被看作是多针刺应用的延伸及其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 黄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