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的由来

时间
2008-12-09

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的药店,诞生于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创建的。当时,王安石基于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雨方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缠身。决定辞职而归隐山林。临别政坛,他命人在首都开封创设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可以说,它就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最初,中医用药都是现采的新鲜草药。后来,为满足城里人的需要,渐渐出现了专门采药到城里出售的卖药人。为便于储存和保管,买卖双方都希望将鲜药加工成干燥的药材。时至宋代,这种药材的采集、加工、出售和购买,一直以个体贸易行为为主。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他虽然表示“天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又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出建议:应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一方面研制一定规格的各种剂型成药,如丸、散、膏、丹,由国家专利出售,不许个人或其他部门私自制作;一方面在水旱疫疾之灾时,给百姓发放药剂。王安石听罢大喜,当即采纳了意见,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大大方便了病人,也为政府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许。所以,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熟药所”的“生意”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到宋徽宗崇宁2年(1103年),药所已增开到7所。几年后,5所“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2所“修合药所”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与此同时,类似的药局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再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制药和卖药渐渐分离,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药店,专以卖药为业。

摘自:《医药经济报》文/胡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