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药膳看季节 吃药膳看体质

时间
2007-06-19

1.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夏季之末,往往潮湿多雨,中医称为长夏主湿。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调养都要与这些气候变化相适应,中医称为“天人相应”。我们选用药膳,当然也必须照顾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一般说来,春夏温热,宜选偏于清凉性质的药膳;秋冬寒凉,宜选偏于温热性质的药膳;长夏多湿,又宜选用淡渗利湿的药膳:秋季多燥,则宜选用甘凉滋润的药膳。以药粥为例,春天可选芹菜粥,夏天可用绿豆粥,长夏宜选苡仁粥,秋天宜用莲藕粥,冬天最宜食用羊肉粥。

按照中医学的观点,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及长夏,又与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相配。春天配肝脏,夏天配心脏,秋天配肺脏,冬天配肾脏,长夏配脾脏。因此,虽然四季都可进补,但补法又各不相同。春天万物生长,宜用升补,要着重补肝,如选用首乌肝片。夏天炎热,人体喜凉,宜用清补,补心又要清心,如选用冰糖绿豆汤.秋天凉爽而又干燥,宜用润补,重在润肺,如选参麦团鱼。冬天寒冷,最宜温补,特别是温补肾阳,如选附片羊肉汤。长夏多湿,宜用淡补,如选苡仁肘子。

2.进食药膳,也不能死板地根据季节,因为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除了季节,还应考虑地理环境,尤其强调因人而异。因人而异,除了指各人所患疾病不同,中医还特别强调各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吃药膳还必须特别注重察看用膳者的体质。人的体质,有强有弱,体强的绝不能盲目食用滋补药膳。即使体弱,也要分清阳虚寒体与阴虚火体。阳虚寒体,平素喜温怕冷不敢吃瓜果生冷,大便稀软,容易受冻感冒或受寒腹泻,就宜选用温补药膳。阴虚火体,平素喜凉怕热,口干舌燥,不敢吃辛辣之品,大便干燥,容易头痛、牙痛,就宜选用甘凉滋润的药膳。

人的这种不同体质在患病之后,也表现在证候方面。中医辨识病证,都把体质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病人的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都包含着不同病人的不同体质。同是感冒,阳虚寒体,往往表现为风寒感冒;阴虚火体,往往表现为风热感冒。若用食疗,前者可用姜葱粥、生姜红糖汤;后者则宜用银花露、薄荷粥。同是咳喘病,阴虚体质易患肺燥咳嗽,宜用清凉滋润的贝母秋梨;而阳虚体质引起的虚喘寒喘,又宜食用温补肺肾的药膳。

慢性病患者,身体大多比较虚弱,一般均可采用滋补药膳作为辅助治疗。但绝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寒热虚实,盲目进补。否则,不仅无效,反而危害健康。因为大多数药膳都含有专门治疗某种病症的药物,用药不对症,或用药不适合体质,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同样有害。清代名医徐灵胎就说过:“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另一位清代名医余听鸿也谆谆告诫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服药者可不慎乎?”食用药膳当然比专为治病而服药要平和些,但见病乱补有害无益的道理却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