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水平低,中药饮片质量亟待提高

时间
2008-12-09

王先生最近患了感冒去医院“抓”了几付汤药,服用后仍未完全见好。他感到纳闷,过去感冒吃两付汤药就见好,可现在……。对此,有业内权威人士直言,中医疗效必须以优质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做保证,但些年中药饮片的质量确实在下降。

道地药材越来越少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地方兴起中药材种植热。传统道地药材安徽宣州的太子参落户福建、贵州等地,浙白术在河北安国、江苏盐城、安徽亳州、湖南衡阳等地逐渐形成种植规模。业内专家在肯定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也表示了担忧。药材种植对土壤、气候条件等要求极为苛刻,异地种植其地道性能否保持是一很大的问题。

同时,道地药材的品种在逐渐萎缩。以亳州为例,其自古以药都著称,至今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及中药材集散市场(中药材种植达百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10)。但是,这样大的一个生产基地,其种植的道地药材却屈指可数。药典上冠以亳字的药材有亳芍、亳桑皮、亳菊花、亳花粉,除亳芍种植面积占全国75%外,其余三种种植规模都在萎缩。其主要原因是价格低、产量低,不赚钱。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世元教授表示,传统道地药材如果不加以保护,恢复生产,这些道地药材有灭绝的可能。

炮制标准不统一

据专家介绍,尽管《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质量三级标准,但这三级标准都有不完善的通病。1998年出版的《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收载了500余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各省市又有自己的炮制规范,其名称、制法及工艺与国家规范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质量控制标准难以统一。而《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中药炮制方法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鉴别的是性状、色泽、质地和气味等,有明确定性定量炮制标准的药材,还不到全部药材的1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收录的534种中药材中,有379种需要切制或炮制后方可入药,对于这些品种均应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仅有20种有质量标准单列。最新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也仅仅是新增和修订了13个饮片品种的质量标准。

此外,当前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年代已久,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如部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是1988年制定的,《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是1989年制定的。一些地方标准如《北京市中药材炮制规范》是1986年版的,《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是1983年版的,《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则是1974年版的。实际生产中,绝大部分中药饮片炮制又是以地方规范为依据,而各地对原药、名称、设备、工艺、制法的描述常常存在差异,使得各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尺度不一,从而难以实现饮片质量的统一控制。

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

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从事饮片炮制研究的资深专家已不足50人,如果不对他们的技术加以抢救,未来的炮制人才培养将出现断层。目前在生产一线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工作的,大多是对中药饮片炮制了解不多的初、高中生,还有一大部分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农民。

付永德说,一方面是炮制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对饮片人才培养的忽视。当前“纸上谈兵”式的教育与实际需要大相径庭,中药人才培养与实际严重脱节。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系主任李飞教授介绍,现在相关院校对中药专业的课时一减在减,中药鉴定、炮制、制剂、调剂等基础课已减了近一半;而且只讲原药材(生药),不讲饮片,不讲药材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区别。现在不少中药专业毕业学生不识药、不懂药,中医专业的学生对饮片的了解就更少。

此外,国内的高等医学院校及科研院所,至今未设立中药炮制工程或中药炮制机械等类的学科或专业,中药炮制工程的专业人才几乎空缺。

炮制机械亟待标准化

据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肖杰明、陈志溪介绍,当前炮制机械主要包括:水洗、风选、浸润、切制、炒制、粉碎、干燥等约60种产品。其中用于药材形态加工的设备占2/3,设备的种类和功能还比较完善;用于中药材性状加工的设备约占1/3,其种类及功能远不能满足炮制的需求,如水飞、制霜、液体辅料制备等机械几乎是空白。大部分炮制机械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缺乏国家标准,导致好看的设备不实用,实用的设备不符合GMP要求,致使一些饮片生产企业在选择设备时主要以产品价格作为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炮制机械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由于炮制机械与炮制生产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饮片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制约饮片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炮制机械标准化是饮片生产过程标准化的重要基础,也是饮片企业降低消耗与成本、生产优质产品的关键所在。为此,专家呼吁,加强中药炮制机械设备的研制工作,推动和促进中药炮制工艺研究和中药饮片生产机械化水平。

据悉,截至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的中药炮制机械行业标准已有12项,尚有多项标准还在申报制定中,炮制机械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始步入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