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立寻梦,栽一山青蒿

时间
2008-12-09

在医药界璀璨的星空中,不时有新星悄然闯入,凭借其资本运作的光芒,成为医药业熠熠生辉的明星。因到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收购飞利浦CDMA核心技术而名闻天下的华立集团,就是这样_颗新星。

华立集团在医药业闪烁光芒起源于去年以1.7亿元收购昆明制药。此前,有“资本玩家”之称的华立掌门人汪立成,被《财富》杂志评为“2001年中国商人”第一位,排名甚至超过海尔的张瑞敏。控股昆明制药后,华立将未来的利润增长点锁定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产业上。

已经将华立控股(000607)、华立科技(600097)和昆明制药(600422)三家上市公司收至囊中的“华立系”,准备继续做大青蒿素产业。

A.增发遭冷遇

今年8月14日,是华立控股增发股共计32,747,157股上市首日。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华立控股已一经等待了800多天。早在两年前,华立控股就表示,准备增发新股,将募集资金投向青蒿素产业,建立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青蒿素产业链。

然而,世事难料,本以为能博得开门红的华立控股,偏偏赶上国内股市下探不停的“梅雨天”,结果刚一开盘就跌破了11.43元的增发价,最终以全日最低价10.42元报收,跌幅达12.36%。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凡家参与华立控股获配的机构损失就达8.8%。

想当年,华立控股在资本市场通过买壳上市,为收购的重庆川仪注入近2亿元资产,仅用半年时间就摘掉重庆川仪sT帽子,赢得市场一片喝彩声,可如今的增发却没有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B.缘由各方说

怀揣国内几无竞争对手的青蒿素项目,华立控股为什么遭到市场如此冷遇?

就增发结果,记者致电华立控股董事会秘书袁子立,对方称也没有想到增发跌幅如此之大,当初判断上市时可能平稳中略有下跌,因为庄股较集中,但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大大超出了预期结果。

负责华立控股增发的主承销商—天同证券的一位周姓先生表示,这与整个市场认购资金偏紧有关,像九芝堂,尽管公布增发结果时还显示认购倍数为6.25倍,但如今也已跌破了发行价。作为承销商来讲,更多地是依靠佣金过活,由于增发价定得过高,承销商又没有自主决定权,只能高价增发。再者,华立控股持股比例比较集中,因为股东具有优先认购权,造成市场认购不够踊跃。,

周先生表示,之所以推介华立控股增发项目,主要是考虑到抗疟疾良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存围外也得到了认同,尽管目前投资不能立刻取得回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项目是华立控股未来的增长点,极具投资价值。

在这次3.63亿元的增发募集资金中,54%用于青蒿素项目,46%用于增持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09%的股权。华立控股作为国内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厂家,销售额已连续八年居国内同行之首,该项目利润稳定,但缺乏增长性。青蒿素项目与这一项目相搭配,可以说相得益彰。

一位证券界人士向记者分析道,造成增发不利的原因,一是与市场目前的缺血状态有关,二是这次募集资金中的青蒿素项目,没有得到市场认同。华立控股号称打造世界最大的青蒿素产业链,但市场对华立控股从上游原料控制到下游销售网络建设,究竟在世界上能占有多大份额持模糊态度。甚至在申购增发的日子里,就有业内人士规劝股民,要放弃申购,认为即使青蒿素有较高的利润,至少也要在2005年才见效。

C.打通产业链

尽管证券市场对青蒿素项目持观望态度,但华立控股自2000年介入医药业以来,就一直对青蒿素产业情有独钟。

袁子立告诉记者,青蒿素是我国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对治疗疟疾有特效,这也是建国后完全由我国科学家发明的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1世纪替代奎宁的最有效抗疟药。我国在青蒿素项目的研发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重庆武陵山区生长的青蒿,最具有工业提取价值,而公可的主要原料产地就在这里。

近年来,抗疟药每年在全球销售额达15亿至20亿美元,而我国只占有其中不足3%的份额,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市场空间极其广大。为了打造世界最大的青蒿素产业链,华立控股从上游到下游都重新进行了资源整合。

2000年5月,公司出资427.万元与重庆酉阳县政府共同组建了“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控股85%,主要是加强当地特有资源青蒿的管理与人工种植开发。当年12月,公司出资3000万元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重庆华立西农青蒿研究所”,专门从事青蒿资源的人工育种与规范种植。

在青蒿素的提炼及原料药加工方面,华立控股在2001年初出资1000万元收购了国内第一家青蒿素提炼厂家—重庆武陵山制药厂,公司控股60%。2001年lO月,公司又将国内另一家主要青蒿素提取厂湖南吉首制药厂整体收购,公司占有51%的股权。

至此,华立控股已经控制了全世界80%的青蒿素原料,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大部分青蒿素原料药也需要从华立进口,也就是说华立从源头上具备了相当优势。

在青蓠素研究方面,2001年12月,公司与广州健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共同组建广州华立健桥药业有限公司,并邀请了我国青蒿素药物专家李国桥教授加盟,这使华立控股在抗疟研究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华立控股研制的青蒿素类新产品安特新,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受到WHO的重视。今年7月底,WHO委托美国FDA代表来到华立武陵山制药厂,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考察,给予了较高评价,这为今后WHO将安特新推荐为一线产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袁子立说,华立控股只要能保证足够量的产品、可行的价格,各国就可以采购安特新。这对华立控股来说,是个利好信号。

袁子立向记者介绍说,青蒿素独特的化学分子结构,使其有可能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目前,公司向美国大学研究机构提供了武陵山的青蔫素原料,美国FDA已经批准进行动物与人体试验,认为从武陵山提炼的青蒿素最具活性。

为了打通青蒿素产业链,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2002年,华立控股与北京市科泰新技术公司、北京万辉药业集团共同对万辉药业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华龙医药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将名称变更为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原因是,万辉药业是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生产企业,科泰公司有十来年的青蒿素类药品研发、销售经验,具备成熟的销售平台,其“科泰”和“科泰新”品牌在国外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至此,华立控股整合了国内青蒿素产业从原料、研发到销售的优势企业,基本上打造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全部占领市场还需2~3年时间。

D.共舞有诺华

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青蒿素产业链,意味着将与国际医药巨头站在同一竞争舞台,而诺华就是距离华立控股最近的一个强劲对手。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本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何与诺华发生关系?话题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

当时越南疟疾大肆流行,而病毒对奎宁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等专家组成了全国性攻关小组,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停止研究。专家在武陵山脉重庆酉阳地区发现了具有工业提炼价值的植物“青蒿”,也叫黄花蒿,通过特殊工艺提取,分离出了全新抗疟药—青蒿素。该研究成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一等奖。1981年10月6日一11日,WHO在北京召开的全球抗疟病第四次化疗会议上,会议主席埃南德博士指出,“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类化合物的独特结构及其抗疟作用方式是和任何已知的抗疟药毫无雷同之处。”此时,我国已研制成功四种青蒿素类一类新药,其中蒿甲醚由昆明制药生产。

抗疟药市场主要在国外,于是,昆明制药在80年代与诺华公司达成协议,由诺华负责销售。90年代末以来,诺华已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蒿甲醚”,由于药品谁注册谁就有权销售,诺华在销售上抢了先机,但因为市场主要在非洲、东南亚等国家,诺华没有将其作为主打产品。’

袁子立表示,诺华凭借品牌与实力,华立凭借原料‘、劳动力资源与新产品安特新,双方将在同一舞台共舞,最后的竞争不是相互间置于死地,而是携手合作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记者 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