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秘术大揭露--

时间
2008-12-09

本报记者杜文/文

中医作为国粹,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中医却时不时地遭受“取消”的尴尬。持有取消中医论的人认为,中医仅靠经验和抽象概念诊治,不符合现代医学标准。

近期,中西医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医学的进步成为关注的话题。

中医存废经历百年之争

近代中国主张取消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前后,俞樾提出了“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这是取消中医的滥觞。

近百年来,关于中医存废问题有3次大规模的争论。

第一次存废之争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1912年,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法令》前后颁布两次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法令》的颁布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中医界纷纷表示抗议。但北洋政府依然拒绝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表示“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

第二次存废之争发生在国民党统治期间。1929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4项关于“废止中医”的提案,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议案一旦实施,中医的废止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议案公布后,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随后,中医界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组成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取缔中医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口号。面对强大舆论压力,不久国民政府文官处批示:撤销一切禁锢中医法令。

第三次存废之争发生在建国之后的50年代初。在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一些人提出了名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草案将“废止”变成“改造”,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不久,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因为政府和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最终主张废止中医以失败告终。

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同时,医学界提出一个口号:中医药现代化。

然而,在2006年,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新一轮的中医存废争论又起波澜,随后卫生部发言人表示明确反对,争论逐渐平息。

时至今日,中医存废之争仍在延续。中医存废之争,表明上看是中医的地位问题,实际上它还牵涉到中西医界限问题。显然,取消中医论者认为中西医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两者不可调和。

中西医之间各有所长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撰文称,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日前,参加首届“英国中医药周”的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未来医学的发展。

王国强认为,西医学和中国的传统医药是两个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医学,它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的用药原则都不相同。中医非常讲究个性化、整体观、辨证施治,即使不同病人得的是同一种病,中医对他们治疗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王国强认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依靠现代科学、需要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包括循证医学,但是不能套用,必须符合中医的理念和模式,保留其精髓。诊疗技术的发展,包括采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应该符合中医的理论。其实,西医也面临着很多挑战。王国强认为,虽然西医可以将病人的病灶定位得非常准确,但是在治疗上不一定能够取得效果。而中医非常强调“天人合一”,讲究整体观,辨证施治,不仅针对病灶,而且注意调理,所以中医和西医必须很好地相互学习,吸取各自的精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也指出,中医是系统思路,而西医则遵循还原论思路,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可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现代中药研究重视在明确疗效物质基础之上,进行有效部位、有效组分的配伍,体现传统中药复方的特点,这样既可以保留中医药的基本特点,也可以帮助中医药走向国际。

不仅中国的专家认为中西医可以结合、可以互补,很多外国的医学专家也持有这种观点。

(千杯不醉法)

“酒逢知己千杯少”,好龙相会,喜事吉庆,佳节良宵,不使气氛低落,预先用中药枳棋子10克研末,蜜制为丸如拇指大,并用樟木、葛花各10克,煎水一碗,与药丸服下,可喝大量酒不醉,因酒入口,性即生消。

(一杯醉倒法)

欲败海量者,此法可将酒友醉倒,用闹阳花、醉仙桃各2克共研细末,藏指甲内,暗弹他人酒中,饮酒者须臾醉倒,饮甘草水即解。(此药性烈,不能多放)

(种瓜即生法)

鸡蛋一个钻一个小孔,去百存黄,将西瓜籽刽出,用官柱甘草各二钱研末拌之仍装蛋壳内,□封其口埋潮湿墙边,不可令干,用时取松泥土一碗,将瓜子放入,喷水数次,少倾即萌芽既而蔓藤展叶,须臾开花结瓜如钱大,总共不出一时之久也。

(开砖破石法)

用胡葱汁一杯,地榆浓汁一杯,共煎如浆糊状,将石块中间以钱画一条线路,以汁依路涂之,干后再涂,如是十数次将砖石搁空,以手砍之则应手而碎。

(汗巾包酒法)

沽酒无器即汗巾盛之不漏。原来用白芨二两煎浓汁,冷却后和以蛋清遍涂巾上使匀,候干以之盛酒及水并皆不漏。

(写字无迹法)

凡遇被迫勒写证据者,写则遗累日后,不写则患在目前,用海螵蛸(黑鱼骨)研为细末调和墨内,过六七个月字迹自然就落了。

(空中炒蛋法)

拿一个鸡蛋当众打开,放在锅里,不用火烧,只要往锅里倒一点凉水鸡蛋就炒熟了。原来倒在锅里的水并不是水而是发烟硫酸,遇水能吸水,同时能发出大量的热量足能把鸡蛋抄熟。

(得吉利法)

趋吉避凶,人之常情,故一年匆过,万象更新,元旦相见,以恭喜二字为开头语,为何,为一年吉利。今有秘法二则:立春以清晨,取桃树皮,白芷青火香三物,煮汤沐浴吉除夕,富家田地泥灶,大吉;《本草纲目》除夕为行瘟使者下降我间之

期,函取黄纸,书天行地过二字,贴门额上吉。

(记性大好法)

记性减弱的人,遇事易遗忘,只须常食黑芝麻及山芋二物,一年以后记性必然大好,惧勿轻视,且此物本是食品,服之极易,不妨试之。

(行路不迷信)

人入深山,或行于草原大野,鲜不迷其方向,自入歧途若带龟而行,虽至无人处,亦不为迷路,若是至*路口,莫辨东西,将龟放出,依龟而行,亦毫无错误,无龟即以罗盘“指南针”代之亦佳。

(睡无鼾声法)

鼾声,即鼻孔出气也,睡眠常有之,旅客有此,易为小偷所乘,妇女有此不免被人窃笑也,称为愚妇,今有一简易法,临睡时,先冷水漱口,然后就卧,便毫无声响。

行远不疲法)

常人远行,无不疲惫,然欲不疲,只须行时挺腰凸肚,便觉身轻如燕,久而乃健。

(不晕车船法)

几乘船坐车,发晕者十有八九,其觉头痛烦闷,恶呕吐,兹有秘法二则述如下,下船时或登车时,密将伏龙肝一小块藏发中或帽中,便不晕(本草纲目)。或蘸大河水,就掌中书一土字,即无恐惧(行船集)。

(增长力气法)

以牛漆红枣等分,饮锅上□烂,每日任意啖枣四枚,连服四日,大能增长气力与脚力(晋驳杂记)或用大蓉丽洗去鳞甲,及土茯苓四两,川牛漆,当归各一两,二尽重的鱼炙干,同研为末,以黄精,然汁为丸服之,气力增倍

(使人坚卧法)

取东行白马蹄下土,潜置入人脐下坚卧不能起,方去,方能起,屡试不爽(淮南方毛述)。

(随意笑舞法)

一、采曼佗罗花酿酒,饮之半酣,即令人笑舞(本草纲目)。二、剥取笑矣乎(笑矣乎西名发间草)。晒干,研成细粉,以此拌入金糖内,饮之狂笑不止,且手舞足蹈,约一分钟后,疲倦甜睡,数小时始醒。睡后茫然不知。

(使鸡蛋腾空秘法)

将鸡蛋开小孔掏清蛋黄蛋白,灌入露水,用油纸糊金小口,在强阳光晒之,鸡蛋自然升起,离地三四尺。

(使字漂浮水面法)

用明矾二钱、黄苓五分捣成粉末,写字于纸上,放入水中,除去纸,而字迹留于水上,很奇妙。

(使炭火热度适合并不扬焰法)

冬天烤火,加炭则易炙手,减则易灭。据〈行厨集〉记载,用大纸一张盖于火上,其灰足使火焰不扬,并且热度适合。

(存火三五天不灭法)

用胡桃一只,烧半红,埋于热灰中,虽三五日之久,其火不灭。

(点灯不用油法)

用雄黄、硫磺、乳香、沥青、麦皮、干漆、戎芦共头研末糯米浆捣成条,中空一孔,能通气,用时燃其一头,则另一头有青烟冒出,在其烟上点火,火光明灯,且有芬芳气味,此叫孔明灯。

(白纸传书法)

进行地下活动,往往以白纸传信息,外人得到,不知所云。其实用火一照,显若星月。或者用净水漂卤砂研末,用净笔作书,向火微炙,或日下晒之,皆显字,否则白纸一张。

(夏天穿厚衣止汗法)

用山东细料珠织衣,或预先服六一散,佩好的水晶,可即使虽穿衣服而无出汗之忧。

(雪中暖酒法)

雪中暖酒,可谓不可思议。但掌握秘法,则轻而易举之事。用未化的大石灰块,预先埋于雪中,需暖酒时,先将酒壶放于预先埋好的石灰上,再以冷水一飘浇之,

更速熔化,发出热能,酒壶自然可热了。

(刀枪不入法)

现有一法极其神秘,事令刀枪不入,邪魔远逃。用萤火虫,鬼羽箭,蒺藜各一两,雄黄雌黄各二两,羚羊角化灰一两五钱,枯凡二两,铁锤木柄化灰一两五钱,一起研磨成细末,再加雄鸡冠一具,黄丹五钱,捣一千下,然后成杏仁大的药丸,用三角形的绛色布包之,然后随身携带,有神力。入病人家带五丸于身可避病毒侵染。行军时可放腰间,居家可挂门上,行船可挂船头,可以避免遭人暗算以及毒蛇猛盖侵袭如果敌人放箭,或飞刀,会离身数尺跌倒,不能伤人。

(防盗秘法)

据〈物类相感志〉记载,用杉木节烧炭,并研成碎末,放在门臼内,稍一开门,声音极大,因此盘贼惊走。

(暴饮不醉秘法)

据《夷门广牍》记载,用赤小豆或绿豆的花,或其花粉,在阴处晾干,过百日之后磨碎,藏之于身,遇到狂粮暴饮的场合,可先甩一钱左右的药粉,便可狂饮不醉,酒量可超出平时的十倍,令满座震惊,或用金枸子段灰存性成粉末,预先服下,也可长饮不醉。

(百昼夜不眠秘法)

据《仁安堂秘方》记载,用牡蛎壳磨粉服下,连续服几

晚,即使百昼夜不眠也不会累垮身体。

(黑夜中一里内知来人强弱秘法)

据《山居四要》记载,将身匍匐于是,并将耳朵贴于地面,如果一里内有人行走,其足音清晰可闻,如果其人强悍声音整章而响,弱者足音乱而疏,如果兵荒马乱,则轰然震耳,可以根据声音提前防备,万无一失,这是山民必备之术。

(雪夜工作手足不冷法)

据〈奇方累遍〉记载,用胡椒一撮,每粒剖为两边,炒焦,趁热用纸包住,束于肚脐上,即使在风雪中工作或行走也不会感到半点寒意。

(泅水时水不入窍秘法)

据〈良朋累集〉记载,用共□入桐油深哗后凝成骨,后后

的涂在耳朵鼻子边沿,而不叫堵塞其窍,让其通气,但水却不能入。

(板内断锈铁钉拔取秘法)

铁钉折断于板内,用钳不能拔出,可涂蟑螂骨于钉头,一夜之后,折断的铁钉就会冒出,然后用铁钳,轻而易举的取出。秋天捉螳螂晾干磨成粉末拦拌饭粒即可得蟑螂骨。

(止人逃跑法)

包一块磁石于其人衣服内,然后将其衣服悬挂在水井,其人必迷迷糊糊,不知何去何从,彷徨之中,只好老实回来。此秘法得证〈行厨集〉。

(见金不窃法)

江湖有铁算盘者,有一种极神秘之术,望不动人之箱箧而将人之银物搬运一空,为害旅人,莫能为甚。不知亦有镇之法,藏银者须将红纸包裹以五欲周互四周,其术便不能行(坚飘集)。

(风浪立平法)

浪大作之时,有携带豆油等物者,随即将油焙下,风浪无不立平。皆番百试百验之法也。

(止儿啼哭法)

避难之际,有小儿最怕啼哭,以哭有声则为贼有祸,仍难于死中求生也,是其必止啼哭而后果,其法如下:本儿初穿毛衫放瓶内,自不哭。

(美容变丑法)

红粉涂面,继而疏化,素水装入瓶中,由一人持之,与美妇距离一二米远,迅速拔去瓶塞,则见瓶中药水,化为雾气弥漫室内,适雾气尽消,美妇人立变漆黑之鬼脸,虽抹亦不去,但以清水洗之,黑气即去,依然为绝代之美妇。此法用于避乱之时,可以保身,可以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