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热警惕脑中风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7-20

张献怀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脑中风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120~150万人,死亡80~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脑中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社会健康问题。

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两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即人们常说的脑梗死,占所有脑中风的85%。多数脑梗死并非是颅内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脑血管以外的栓子脱落进入颅内血管所引起的栓塞,其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颅内血管约占60%。

据血管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志文教授介绍,人脑所需血液占全身供血的15%~20%。脑血液供应的主渠道是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这些动脉在颅内又分成众多分支穿入脑内,一旦这些血管因粥样硬化发生了狭窄,其破裂、脱落后的斑块和血栓会随血液流到脑部的一些血管,栓子造成了脑不同部位的栓塞,引起相关神经组织缺血乃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偏盲、智能障碍,甚至死亡。

气温高热易发脑中风

张教授说,气候变化是中风的一大发病诱因。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尤其是在高温闷热的桑拿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者就会急剧增多。高热使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减少,血压波动,尤其是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慢性病患者,易诱发脑梗死性脑中风;有的把房间空调温度调得太低,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诱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中风的几率增高;另外,夏季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这虽然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要通过血液循环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病人的血液循环负担。当水分补充不足时,就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人们情绪紧张烦躁,也易诱发血管疾病;加上夏天人们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也会诱发血管病变。

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张教授说,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可逆性脑缺血和完全性脑梗死三种类型。前两种也叫小中风,多数在短时间内可缓解,但70%以上小中风患者会发生再次中风的危险。很多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是因出现小中风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没有意识到这是脑中风的早期症状。据急救中心医生介绍,因脑中风向120呼叫救护车的病人中,多数都是有了明显症状,如突然肢体无力或失语等,而症状轻微,如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肢体麻木或面肌无力的病人呼叫救护车的很少。张教授说,脑中风起病急,发展快,早期治疗极为重要,其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3小时内。如出现一过性头晕或眼前发黑等症状应想到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中风。

张教授说,缺血性脑中风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且家中发生居多,给予适当、及时的家庭现场急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预防脑中风要多管齐下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多放在中风发生后的治疗上,张教授强调应把关注的重点前移,即中风发生前的预防。缺血性脑中风预防可通过行为方式指导、内科药物干预和外科手术来进行。

生活方式干预

1.戒烟、限酒。抽烟会加重血管硬化,使脑中风的风险增加一倍;少量饮酒对心脑有一定好处,但过度饮酒可引起脑中风。张教授建议饮白酒一次不超过25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红酒不超过100毫升。

2.低脂少盐。通过减少饮食里的盐和脂肪,可以降低血压和脑中风的风险。每日食用钠盐量不超过6克,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谷类和适量的蛋白,增加膳食纤维。

3.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改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降低中风的风险。减重的方法除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强调增加体育锻炼。运动要从年轻时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中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主。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要尽可能找机会多走一走,动一动,并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体育锻炼。

4.主动补水。缺血性脑中风与出汗过多、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要养成爱喝水的习惯,以稀释血液。尤其是夏天,天气热,出汗多,不渴也要主动喝水。不要猛喝冰凉饮料,以防诱发急性心梗;不要长期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滤掉了钙、镁等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是血脂代谢的重要助推剂,最好喝白开水,夏天可多喝一些绿茶、绿豆粥。

5.心态平和。脾气急躁,爱激动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长期精神紧张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好心态胜过百剂良药。要保持平和心态,凡事宽容,乐观豁达,少生气,不要过度激动。

6.生活规律。学会放松自己,不要经常熬夜,要有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夏天,坚持每日午睡半小时。

药物干预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通过适当的药物干预对预防脑中风有较好效果。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中药活血化淤类药物等。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强调血压达标。高血压是脑中风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达标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不要自行买药吃,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那些在降压的同时,又能降低脑中风发生的危险性以增强对靶器官保护的药物。

外科手术干预

在6月21日“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启动仪式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甚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干预,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伤残。

张教授说,如果确定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已经很难达到预防中风发生的目的,应该选择外科手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和斑块溃疡,使堵塞的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十分成熟安全的手术,其作用在于切开颈动脉,清除堵塞血管的“垃圾”,使颈动脉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脑供血得以改善并切断栓子产生的来源。目前,在欧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全美每年约20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欧美在80年代开展的两项大规模实验对照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降低70%以上有症状狭窄和男性60%以上无症状狭窄患者中风的危险性,颈动脉狭窄70%以上的人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药物预防下降了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