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身自凉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8-08

避秋热 看古人

今日17:01立秋,民谚说“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可能会很热。

其实,就算不是“晚立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还是处于炎热气候中,即使在东北大部分地区也感觉不到秋日凉风,而在南方地区则暑气犹重。

古今的文人雅士在吟诗、作画、写散文中常以避热为题材。他们把人们避热的种种生活经验赋予优雅的文化内涵,使大家既喜闻乐见又学到了生活知识。本期刊出《心静身自凉》一文供读者欣赏,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古人的经验,以避秋热。——编 者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消暑》白居易(唐)

在这首诗里,白居易对人体避热的认识从总体上讲是科学的。他提出的“大空间”、通风、平衡心态、减少运动等方法,确实是对付高温的有效手段。透过他的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老者心平气和地端坐院中,在徐徐清风中乘凉的形象。

白居易对热的感受是很深的,他曾经写过一首《苦热》诗:“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把“热”与“苦”联系在一起,足见作者对热的烦恼。

确实,在炎热的天气,当外界的气温超过34℃时,人体的散热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就会在体内蓄积。当气温超过37℃时,人会大汗淋漓、感觉不适,体内的无机盐将随之大量丧失。当气温达到38℃时,人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当气温达到39℃时,人的汗腺调节功能会出现严重障碍,人会出现大汗、口渴、胸闷、头晕、身软乏力等中暑先兆。当气温达到40℃时,人会心跳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等,出现中暑症状。当气温达到41℃时,人的皮肤反而干燥无汗,并会出现昏迷、全身痉挛,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中暑。

在高温情况下,到通风的阴凉处去避暑,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如没有这样的条件,大家也应尽量保持在室内活动,以避免被太阳光直接照射,这是最基本的防暑措施。此外,开窗通风也非常重要,流动的空气会把人体周围的热气带走,使湿气散发,人自然就会有凉爽感。科学家们的测定结果告诉人们,生存最适宜的温度是18℃,最适宜的湿度是40%~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思维能力、工作效率都是最佳的。

白居易诗中“散热由心静”的说法,与民谚中“心静身自凉”的说法一致。这说明,机体对热的耐受力与人的情绪有直接关系。科学家们的研究证实,在中暑者中,确实有16%的人与不良情绪有关。这些人往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耐受能力差,有思想感情脆弱、性情暴躁、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因此对热的耐受能力特别差。他们在高温气候下很容易出现中暑。因此调节情绪对于人们来说,有时比运用药物和采取其他避热措施更重要。人的心情平静了,就会产生超常的效果,就会相对提高机体对热的耐受力,在同等情况下就能顺利度过炎热天气,产生出“难更与人同”的良好避热效果。(温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