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山:工程师聊聊中医①

来源
高洪山
时间
2010-05-18

就像当年无意之中在电视上看到于丹老师讲“孔子心得”一样,近期看到中国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理事竹明先生在中央教育台讲“平衡养生说”系列节目,引发了兴趣,然后网上搜索阴阳、五行、太极、中医等知识,了解了许多原本不知晓的知识,在医学8号楼有不少批判中医的文章,感觉是有些武断,而在“中医世家”读到系列理论教材,其中的《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精气血津液”,尤感可贵。

有批评者说,试图测试实证“经络”,遭屡屡失败,然后发现别人的研究成果也大多是“捣浆糊”,由此认定所谓的“经络”是不存在的;李敖的文字更有趣,题目直接叫做“中国人的睾丸情节”,并引用了五四以来鲁迅等人的论点,把中医批的昏天黑地。

西医学者想用解剖学原理测测“经脉”没有错,但测量目标不对,若能够仔细阅读中医基础理论,明明满篇都是在讲“气机”,现代中医学者似乎也跟着西医思维模式走,其实,笔者以为之所以无法测出“经络”,首先这里面不是电子运动,里面是“酒气”,而且,“酒气”成分还因人因时而异,“酒气”随温度压力在变化,需要“质量”补偿的微量精密流量计压力计工具,这种复杂的补偿计算显然是困难的。

阴阳合抱的形象例子可以是“酒”,看上去是水,但存在散发“酒气”的能力,随时随地都存在着“生发”和“收敛”的气液转换现象,食物因素、空气质量、睡眠和苏醒、情志等等,千变万化,大致可以知道,酿酒的主渠道在脾脏,并在肝脏释放酒气,其主动力则是氧化法,氧气吸入并渗透肺部“酒”中,在心脏释放热泵动力,再由肺释放二氧化碳,脱出的碳显然是“酒”成分的碳分量。

“酿酒”和“酒气”的主管道是“血管”,“酒气”可分为“营气”和“卫气”,其中“营气”随血液的流动分配营养,而“卫气”有点像保温不好的管道散失的营养热气,充盈在肉体的缝隙之中。“经脉”是缝隙的连通,较大处可称为“穴”,最外层由皮肤封闭。

“卫气”的压力值在大气压值范围上下波动,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体温升高压力升高,迫使皮肤毛孔张开散热,反之则收缩,当“脉道”不通时,“穴”内“卫气”压力升高,可通过针灸“穴”,达到泄压目的(西方有放血也具有同等疗效),同理,当有意识用肌肉压迫“脉道”受阻时,可以产生“气功”效应。

因为细胞都需要濡养,其中还有“津”的湿度成分散布其中,只有进入细胞分析层面时,才有盐浓度差电池的电特性,整体仍然是电中性,测不出电压。考虑到细胞体的热胀冷缩,加上水肿,所以热湿体质是很容易造成缝隙阻塞的,由此可能产生“血瘀”长“瘤”,受阻后的“酒气”也在此处聚集,促使“瘤”发展成“癌”,量变到质变,这是一种脱离整个热机系统控制的生命体,西医可以用手术切除,然而,其治愈的可能性取决于恢复通道的畅通,否则就是“癌”扩散,如果丧失了“酿酒”整体性功能,则整个人体热机系统崩溃,生命丧失。

所以防止“癌”变的关键在于防止脉络阻塞,显然预防效果在于中医的祛湿,散热或者潜阳入阴,待走到西医阶段,只能是缺胳膊少腿,苟延残喘,还承担不起医药费,显然,就是到西医的高级阶段,将人体DNA以及更小的RNA分子密码全部解密也没有用,只要湿热环境没有改变,就是花大代价将错误的DNA改过来,在热机循环的过程中又改回去,因为环境决定一切,只能作适应性的自然进化,因为地球曾有过高浓度的硫化氢情况,微量硫化氢对生存下来的人们有着舒筋化瘀的作用,西医手术刀方法显然是能力不足。

中医常用类比方法,说“心主神明”?当然可以假设心是压缩机(血泵),而大脑则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板,血液是“酒”,属于可压缩的气液混合物,若“心火上炎”,显然是心把更多的热泵至大脑,动员起更多的细胞电路工作,若“心阳虚”,参与工作的细胞电路显著减少,而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工作区域的改变,西医试验也证明,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区域发红、其值和范围也各不相同。

有硬件当然也会有软件,主操作系统应该是DNA大分子(“元气”),主要的RNA小分子是信仰,更小的RNA分子是“地缘”刺激的大大小小的应用程序,输出是各类腺素,控制着相关的机体运作,显然,当心力衰竭时,人就会昏昏欲睡,肯定存在“神明”不足的问题。

除了“酿酒”材料的问题外,还需要清新的空气,相辅相成,有意思的是城市人群“酿酒”原料较为丰富,但空气很差,而偏远地区“酿酒”材料品种单一,质量较差,其优势在于空气较好。

当然可以直接喝酒,但酒精浓度和成分总有些把握不住,酒醉则伤肝熏脑,电路过热会出故障,也可以使用人工小气候,人体调节机能也会减退,显然,钱有助于克服这些技术瓶颈,但缺钱则容易使人“眼”红,眼为肝与外界联系的开窍之所在,路见不平则反馈,容易引起“肝火上炎”,生发过头了伤津灼液,受阻憋闷则气淤积,在两肋乱串,极限值则是佛曰“憎怨会、爱离别、求不得”类型的反馈,神仙也救不得。

将人体腹腔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区域时,有利于物理量(热)的测量,按气液物料自然特性,上焦成分偏阳,中焦适中,而下焦偏阴,上焦阳气下潜收敛,多余的热随二氧化碳放出,下焦则吸热升华,多余的液体由水道排出,如果通过太极鱼及八卦图形的理解,这显然是个阴阳互抱转换的渐进过程,有点复杂,当水道不通调时则下肢水肿,并被阳气熏蒸上升,形成湿热体征,如果阳气下降不足,则下焦“宫寒”,尽管西医检查生殖器件正常,也照样不孕不育,西医从未想过去测量该处的温度,但中医的祛湿驱寒保温措施更适应热机系统,我们也常见西医把难以治疗的病症称之为综合症,官能症。

工程师认为,分子学、细胞学是科学,有机分子学的关键是水的极性和易断易结合的氢键,细胞特征则是膜电(盐浓度差电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第二定律(热机定律)也是科学,最简单和最复杂的是各类物质的三态变化,常见的较为简单的是空调(卡诺循环)、与环境全方位交互的复杂热机显然是人体,由此,若对中医进行科学分析,应该选用热力学原理,非要跟着西医从分子学、细胞学、解剖学技术路线前行,选题不当,由解剖学实证来批判中医不科学,显然是不科学的。

类似的工业举例譬如说电学,电工学基础是电压、电流、电感,下来电子学,讲究PN结和控制,这就是二极管和三极管原理;当三极管规模集成到时,我们叫运放,主要考虑外接电路,如并接电阻,取出的信号是线性的,并接电容,信号是曲线,进一步组合成PID,我们称之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电路;若大规模集成,则是CPU,通过设置存储器和缓存器,再由总线连接,加上时钟,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则是具有计算甚至思维能力的“电脑”,其手脚称之为外设,加上电源,包上皮肤,可以是机器人。

更大规模的是大规模互联网信息流,我们若将其定义为“气”,这显然又是“酒气”收发之间,如果我们再看看全套的中医理论,可以发现对其分析之细致令人惊叹,内部是精气血津液,外面是太阳的旋转角度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无限细分,怕糊涂了,拿身边的金、水、土、火、木类比,五脏合参,正常是相生相克,反常则是相乘相侮。

广州中医药大学郑洪、陆金国分析说,西医有卫生学方面的长处其实并不意味着全面的学术优势,但因为与行政权力的结合而影响力陡然增大。在清末,西医的“在朝”还局限于卫生防疫等领域,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广义上的卫生行政,还包括医生执业、注册等管理,如果这些权力顺势为西医所掌握,加上立场不客观不公正的话,那么中医就不免要面临一场劫难。

高洪山博客在国科网blog.tech110.net/?uid-1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