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与话聊一样不能少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1-25

专家指出:消除肿瘤患者心理障碍有助于长期生存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刘锐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成了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一系列先进治疗手段,已能使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有效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正是在与癌魔的斗争过程中,也使人们越发认识到心理因素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肿瘤病人中

“尽管癌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诸如基因缺陷或内外致癌物诱发等生物学及理化因素,但同时,社会、心理、行为、人文等因素也在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在为患者解除躯体疾病时,还必须注意精神因素,充分调动起他们同恶性肿瘤抗争的信心和勇气,这一点尤为关键!”最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一病房副主任刘宝刚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刘宝刚介绍说,目前,临床上约70%~8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除了癌细胞肆虐外,心理因素也日益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医学角度来说,消极沮丧的心态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绪。作为一种恶性刺激,癌症本身会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这种负性情绪,也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影响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致使癌细胞活跃,癌症继续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至生命的终结。

心理干预是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对此,刘宝刚强调指出,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其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并构筑起抗癌心理防线,是遏制癌魔的首要前提。作为资深的内科学专家,他始终认为,“化疗与‘话聊’,一个都不能少。”

“话聊”,就是谈话聊天,虽然方法简单,但作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心理辅助手段,近几年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及社会群体所接受。对肿瘤内科医生而言,化疗是遏止癌细胞增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一套完善且富有人性化的医疗计划中,化疗前与病人进行亲切的、良好的家常式聊天谈话,无论对医生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癌症患者心理症状往往大于病理症状,他们在确诊之前便因恐惧而拒绝化验和各种理化检查,对病情一拖再拖,以致延误确诊时间;而在确诊为肿瘤之后则万念俱灰;待到复诊时又忧心忡忡,总怀疑癌症恶化,而且常会因治疗不顺、病情危急、转移复发,以及担心学业、工作和家庭等各种因素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刘宝刚指出,在给予病人用药前,如未顾及到他们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应激反应,没有及时与之沟通,而是单纯地为化疗而化疗,那么化疗过程中造成的副反应或是复杂的病情变化,都会导致其心理危机加重,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预后。

“话聊”需要医患及家属共同参与

在“话聊”时,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单独谈话,可以有配偶和家庭成员加入,这也是医生“话聊”中最常采用的方式。谈话需要病人表达出自己的不良情绪,表达出自己的愿望,也可以谈谈对死亡的看法,目的是缓解紧张心理,减轻其恐惧感和绝望感,提高他们与医生的合作程度,坚定治疗信心。二是鼓励病人加入和形成病友“圈子”,相互学习和交流抗癌经验,相互激励和互为榜样,振奋精神,共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阻击癌魔。

刘宝刚指出,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获得了更长时间生存的机会,甚至有被完全治愈的可能。同时,癌症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也需要社会的各种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尊重及支持。而“话聊”应成为肿瘤科医生的一门“必修课”。一个真正合格的肿瘤内科医生不但会化疗,更要精通“话聊”!

肿瘤诊室里的小故事

今年72岁的于大爷,不幸患了肺癌。2006年初因胸腔及心包大量积液导致呼吸困难住进了哈医大肿瘤医院。就诊时已是癌细胞多处转移,加上几年中辗转寻医问药,使老人精神状态极差,厌世感极强,抵触并拒绝接受化疗。

针对时而暴躁时而萎靡的于大爷,刘宝刚并未急于使用大剂量化疗药,而是和他拉起了家常。让于大爷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老人家,你的病能控制住,我尽量不让你遭罪,首先得让你喘气舒服。请不要放弃,我们一起努力,你会有个幸福的晚年的!”

在循循善诱的同时,刘宝刚随即为老人抽出了心包和胸腔积液,并灌注了相应药物。积液“退潮”了,于大爷的症状随之改善了,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也建立起来了。刘宝刚每次到他的床头时,都见缝插针地聊上几句,鼓励他加强饮食和休息,多想想美好的事物。待他体质恢复时给予了全身化疗。4个疗程下来,于大爷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年多来,老人家不仅对疾病的认识全面了,对生命的态度也变得豁达了。他常常这样和别人说:“一个高超的大夫,不仅会治肿瘤,更要会去‘心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