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还需客来品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6-23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由于思维模式不同和历史条件限制,决定了中医学不可能像西医学一样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更多的则是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流,借鉴自然界的规律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这种方法中医学称之为“援物比类”,这也是“天人合一”观念在诊法上的应用。

例如,胃病患者吐酸水,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仅仅认为吐酸水是因为胃酸过多而用制酸的方法治疗,或许可以改善一时的症状,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那么中医学是怎么认识“泛酸”的病机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食物为什么会变馊?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闷着易馊,在过去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食物变馊,最常用的是通风的方法。另一种情况是温度高时食物容易变质,所以我们现在保存食物的另一个常用方法是使用冰箱。中医认为第一种情况是“郁”;第二种情况是“热”;所以,治疗泛酸最常用的治法之一是辛开苦降,最常用的方是左金丸,辛开解决“郁”的问题,苦降解决“热”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说理方法不仅解释了病机问题,也解决了临床问题。

我们认为人是个整体,作为人生活在自然环境的每一天,无论是呼吸,还是饮食,一切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有时候试图从局部或单一的角度讨论健康或疾病问题,是不大可靠的。整体观念教会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和现象,这就是中医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仅在医学上,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实质。例如所喝的酒,以目前的技术手段,酒的成分很容易检测出来,但酒的品质还很难用化学的方法或其他现代方法来判断,更多时候还是靠人的味觉,因而才有了“品酒师”这个职业。再比如,有几个人能说出5年的茅台酒和10年的茅台酒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它们的口感不一样,价格也不同。假设酒瓶商标上印的是化学成分和含量,而不是“茅台”,拿在手上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食物如此,药物也一样。中医学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把握药物的作用,在性味上把药物分为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寒性和凉性的药物可以清热泻火,治疗热和温的病证,但是用多了容易损伤阳气或者变成寒证;热性和温性的药物可以祛寒温里,治疗寒和凉的病证,但是用多了容易化火伤阴或变成热证。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每一种味都具有特殊的功效。如:苦能燥、能泄,燥就是燥湿,泄就是泄火通便。同一性味的不同药物功效还不一样,比如黄连和大黄的性味都是苦寒,但黄连能治疗拉肚子,因为苦能燥,大黄能治疗便秘,因为苦能泄。又如:辛能散、能行,散就是发散解表,行就是行气、理气,所以葱白、香菜、砂仁、橘子皮同属辛味,但葱白、香菜发散风寒,砂仁、橘子皮能行气和胃。这样的说理方法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很有效,也很容易被实践所证明。

有一位患者很喜欢川菜,但每次吃了太多辛热的辣椒、川椒等就会便秘、长痤疮。她自己知道这就是热证,可以用寒凉的药物治疗,所以就自己服“三黄片”。吃药后不再便秘,痤疮也好了,她知道热证消失了。因为担心病情复发就长服“三黄片”,时间久了,出现泄泻、胃胀、怕冷等症状,她也知道这是寒证,要用温热的药物治疗,但又担心用热药治疗会导致旧病复发。类似的例子很多,但临床实践中如何避免矫枉过正,这就需要医生从整体上把握。

因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一种药物或食物吃进去后,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个体状态所产生的反应肯定是有区别的。就好比同样吃了辣椒,有的人会便秘、长痤疮,而有的人则不会。同一个人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吃辣椒,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中药离体实验的结果很难说明问题。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所以中药的品质、功效与药材的产地、采收时间、加工炮制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茵陈,北方有一句俗语叫“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同样是茵陈,不同时间采集是不一样的,只有在农历三月刚刚从地里长出来的,那鲜嫩的叶片和柔弱的细茎才能入药,这时称为“茵陈”;到了四月茎粗叶壮后就叫“白蒿”了,也就失去了药用价值,到五六月以后,长成了高近一米的植株,砍倒晾干就是烧火的柴禾了。

还有一个问题:中药的使用大多是复方,而且中医方剂强调配伍和煎服法,通常是几种药物合在一起熬,这和每味药单独熬完后合在一起喝效果是不一样的。就好比煮鱼时搁几片生姜,可以祛除腥味,但是,如果把生姜和鱼分开煮,再分别吃进去,效果肯定不同。煮鱼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放生姜后鱼肉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是可以祛除腥味,如果一边喝姜汤一边吃鱼,那就是两回事。同样道理,中药如果这样用法,效果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