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震救灾有优势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8-04

苏宝锋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的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甘肃省救治玉树灾区伤员的重要医院,将中医药技术运用于救治灾区伤员工作的始终,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地震灾区临床救治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发展中医药的应急医疗保障能力。

骨折急救中医优势

在院前抢救和现场急救过程中,以小夹板对骨折肢体进行有效固定,作为良好的临时固定措施。方便了伤员转运并可防止骨折端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小夹板外固定也被作为围手术期肢体临时固定措施,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大批伤员骨折肢体进行有效固定,在避免骨折端对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减轻肢体疼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稳定的四肢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伤员:1例骨折伤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通常需要3名以上的医务人员用2~3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对设备、器材、无菌条件等均有严格要求。而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等中医技术处理较为稳定的四肢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伤员时,却对设备、器材、无菌条件等均无特殊要求,适于野外开展。一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在10~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一例骨折伤员的治疗,充分显示了中医技术的优越性。在地震灾区,正是中医正骨手法及小夹板外固定在手术内固定治疗短时间内很难实施的情况下,使大量四肢骨折的伤员得到了有效治疗。如15岁的闹金小姑娘右下肢胫腓骨双骨折,符合手术切开复位指征。危急之时,经我院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跟骨牵引治疗方案,使患者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极大地减轻了病痛,同时缩短了住院周期,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对四肢不稳定骨折伤员:采用闭合穿针、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治疗,减少了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手术风险(如感染、失血等),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大大节约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特别是对于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软组织挫灭伤严重等不适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外固定器治疗能够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同时又便于观察伤口和及时换药。

对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伤员:采用中医五点支撑练功及腰后垫枕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通过过伸位腰背肌功能锻炼,利用前纵韧带的牵拉作用,使大部分伤员椎体高度得到了完全或部分恢复。避免了脊柱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条件及无菌环境要求较高等问题,大大节约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骨折术后治疗: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手术内固定,均在术后内服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强筋壮骨的中药制剂,对软组织损伤和闭合性骨折者均运用中药外敷、熏洗,配合中医四肢骨折练功、推拿等方法,进一步促进了四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可提高临床疗效。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专门请甘肃省名中医宋贵杰教授现场进行技术指导,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提出了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了中医手法复位并开汤药。

复合损伤治疗优势

针对地震伤员的挤压综合征运用中药活血化瘀、补气排毒;对脑外伤地震伤员采用早期止血、活血、开窍,后期益气、活血、通窍等治疗法则。对开放性伤口引发感染者,采用扶正祛邪中药内服,同时按照中医“去腐生肌”的原则,以解毒消肿、化腐生肌的中药外用,对感染伤口换药,从而使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更快,肉芽质量更好。

对于软组织损伤,疼痛明显的伤员,采用针灸、耳穴全息、推拿镇痛;对于骨折患者疼痛肿胀及术后康复,采用针灸方法消肿止痛,促进伤口及骨质愈合;因椎体损伤造成截瘫患者在未手术前采用针刺方法应对大小便失禁,术后促进伤口愈合及神经修复;因挤压、组织损伤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大小便功能失调等,采用针灸平肝和胃,调畅气机。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毫针刺法、艾灸疗法、穴位注射、耳穴全息、小儿推拿、刮痧疗法、拔火罐等针灸疗法,体现了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的优势。

调养康复优势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采用传统中医艾灸的方法对每一个病房进行了处理,不仅防止了院内感染,提高人群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能力,也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对防止院内感染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医院营养配餐中心按照藏族同胞的饮食习惯及需求,根据“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理论,辨证施膳,精心制订了不同的中药膳食方案。如:当归猪蹄汤、当归三七煲鸽汤、杜仲牛膝猪手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杜仲牛膝猪手汤、乌芪红枣汤、枸杞苡米粥、莲子百合粥、橘叶青皮猪蹄汤等。

对地震伤员予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干预措施。中医特色优势在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舒神开心法、定情安神法、情志相胜法、以理遣情法、移情调志法、抑情顺理法、暗示疗法、以情胜情、劝说开导、移情易性等中医心里干预方法在针对伤员病情做出中医诊断后,均得到有效应用。此外,对某些伤员出现的精神情绪异常、抑郁、失眠、焦虑等,可采用针刺方法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总之,中医药在抗震救灾中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伤员康复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保障灾区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