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堂(六)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8-06

李景华 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

北京鹤年堂

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所创。鹤年堂原址坐落在现宣武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骡马市大街西口,与丞相胡同相对,与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邻。鹤年堂是真正的“老北京”,它比故宫和天坛的历史要早十五年,更要比地坛早一百二十五年。

丁鹤年的曾祖父是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而闻名于元大都的饮膳太医老阿丁。丁鹤年幼承家风,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创建养生鹤年堂,在中医药养生领域建树颇丰,鹤年堂养生法传承600年而不衰,成为养生老字号,中华第一家。“鹤年堂”之名,内含《淮南子·说林》中“鹤寿百岁,以极其游”之意,也有“松鹤延年”之意,表明了他开办医药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健康长寿。

鹤年堂以养生立店,更充分地发挥了中医药的作用,效果显著,受到各朝代皇亲国戚、名人圣士及庶民百姓的推崇。鹤年堂现存的匾额都是来历不凡:相传悬挂于正堂的“鹤年堂”匾额,是权倾明朝的首辅(宰相)后来成为奸臣的严嵩亲笔手书;在此匾两侧悬挂的“调元气”、“养太和”这两句鹤年堂养生理念精髓的牌匾,是出自抗倭英雄戚继光亲笔手书,而后戚继光在抗倭得胜还朝时,又专为鹤年堂写下了“撷披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称赞鹤年堂药材品质之精良、药方之经典。明朝名臣杨椒山也极为欣赏鹤年堂吸纳百家的胸怀和显著的养生效果,专门题写了楹联“欲求养性延年物,须向兼收并蓄家”。”经过历代传承人的发展,鹤年堂养生理论和方法逐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食养、药膳、动调、中医诊疗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体系。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自御医之家的丁、曹、王、刘四大家族在创建和继承鹤年堂的同时,对中华传统医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以医术精湛、药力独到、养生有方名噪海内外,更成为历代医家妙手施乾坤的殿堂。因此,在民间素有“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的美誉。

哈尔滨世一堂

世一堂创建于1827年(清朝道光七年),迄今已有180余年历史。世一堂的祖地在吉林市,它是由前清举人张尊与两位钱庄老板合资创办的,于当年北山药王庙会之际,立匾开业。世一堂门两侧竖一幅对联,上联为“地道药材货真价实”,下联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在资金雄厚、经营得法的基础上,世一堂的规模日益扩大,时至解放前,已在全国发展了14家分号;鼎盛时期,在日本的大阪和我国香港都设有办事处。

世一堂老号创建时称“天一堂”,后改为“世一堂”。世一堂的金字匾额落落大方,但却没书写人的落款,这里还藏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天,一位须发银白的老道,来到天一堂门前留住脚步,仰头对天一堂匾额端详了一阵子后,走进店堂,要找老板。店伙计迎接了老道,并说老板现不在店里,有事可为传达。老道说:“‘天一堂’天上没有,地上还是可以有的,还是叫‘世一堂’为好。”说着叫店伙计拿三张大纸来。店伙计随即拿过三大张包装纸,递给老道。只见老道从身上的背搭子里抽出一支大笔和砚台,研好墨,提笔左勾右划写出“世一堂”三个大字,写罢转身飘然而去,连个落款也没留。药堂老板回店听说了这件事,再看看三个大字,刚劲丰满,意韵非凡。他边看边说:“是啊,天上没有,地上才有,说得有道理。”没多久,天一堂的门楣上换上了金字黑地的匾额——“世一堂”。

世一堂早在民国年间就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在民间素有“里有同仁,外有世一”之美称。世一堂建立之初,主要是以加工人参、鹿茸为主。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世一堂的药品获得大奖。1931的“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被占领了,民族经济遭到灭顶之灾。世一堂虽凭借其雄厚的实力未立即倒闭,但仍未免遭到坐吃山空的厄运。解放后,党的一化三改政策挽救了民族经济,世一堂的发展状况得到了改善。1965年世一堂被撤销,1980年重新恢复世一堂老字号并迁往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