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皮场庙 安国药王庙小考(二)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5-04

张瑞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

历史上,在明代各地都有皮场庙。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在各府、州、县和卫所在衙门的左边,修一座小庙,里面供土地神;在官衙大堂公座的左边,悬挂着一个人皮楦满草的袋子,叫“皮草囊”,这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因此人们叫它“皮场庙”。

安国的药王庙碑铭中有4通是明代的,有2通直称皮场的,并称皮场王为“州之灵神”。这里显然是对当地土地的崇拜,与明初的“扒贪官皮的场所”不同。

皮场信仰并不起自明代,宋代时皮场大王的信仰已很盛。据文献记载,在宋代的都城开封、杭州,以及苏州、相州等地皆有皮场庙。

开封:《文献通考·郊社考》中记载:“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封皮场土地庙神为灵贶侯。其后累封明灵昭惠王。”按此条记载,则明灵昭惠王乃北宋以后所封者。

南宋《咸淳临安志》中有一段记文:“曩自天师偶到衡阳,遇耆老曰,言此间有炎帝,神灵甚盛。遂入祠,视圣像古迹。因集天下孝义勇烈之士二十四人,分十二分野,播种采药,有巨功。天师闻言,图画圣像,奏大汉光武皇帝,于建武辛未四月十九日,降旨建祠于宇古洛之东。皮场镇之人,虔诚祈祷,雨雪并下,杀贼定乱,护国显灵。献帝赐号曰‘皮场’焉。殆唐朝正(贞)观戊申岁戊午月丙子日,应梦见祥,遂立祠长安。至五代朝,歼寇助顺,具有神迹。”

周秋的详细记述明确了供奉的是古神农;初建庙于东汉以前的衡阳,汉光武帝刘秀降旨在洛阳建祠;汉末迁到相州的皮场镇,显灵护国,献帝(公元190年~220年)赐名“皮场”;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649年)显灵,在长安立祠;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在开封的显仁坊建庙。

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市区中部有一条大袁坑沿街,明代此街一带有“富乐院”,邻近街道称院坑沿街。清代称袁坑沿街。1949年称大袁坑沿街。此街就是北宋时皮场庙的遗址。据《如梦录》记载:“大街向东,有皮场公庙。向南,三间黑大门,匾曰‘富乐院’”。今院坑沿街,皆其故地。俗讹为园坑沿。

杭州: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四,“东都随朝祠”记载了杭州药王庙的情况:“惠应庙,即东都皮场庙,自南渡时,有直庙人商立者,携其神像随朝至杭,遂于吴山至德观右立祖庙,又于万松岭侍郎桥巷元贞桥立行祠者三。按《会要》云:‘神在东京显仁坊,名曰皮场土地祠。政和年间赐庙额,封王爵。中兴,随朝到杭’,按庙刻云:‘其神乃古神农,于三王时都曲阜,世人食腥膻者,率致物故,因集天下孝义勇烈之士二十四人,分十二分野,播种采药,至今于世极有神功,两庑奉二十四仙医使者是也。自汉、唐至今,歼寇助顺,其有圣迹,不可殚纪。’”

《梦粱录》说明了惠应庙即东京皮场庙,其神像是直庙人商立在南渡时带到杭州的;除祖庙外,另立三座行祠;到杭后,对皮场王的封号还在增加,连夫人也授封;供奉的仍是神农。

南宋《咸淳临安志》“东京旧祠”:“惠应庙:即皮场庙。在城中者四所:一吴山,一万松岭,一侍郎桥,一元真观。按国朝《会要》东京显仁坊皮场土地神祠,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灵贶侯,崇宁元年三月封公,四年闰二月封灵惠王,七月加封灵惠显通王。十月封其配灵婉夫人,十一月改封灵淑夫人。大观元年十一月改封明灵昭惠王,三月赐额‘显灵应感庙’及殿名曰‘享诚昭福’。政和五年七月改赐额曰‘灵应’。南渡初有商立者,携其像至杭,舍于吴山看江亭,因以为祠。都人有疾者,祷必应。盖以其为神农云。咸淳五年八月,寿和圣福皇太后降钱修葺,十一月王加封显祐,灵婉加嘉德,灵淑加嘉靖。”

苏州: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一五转载了宋楼钥《攻媿集》后记载:“余寓吴下,见盛家滨有皮场大王庙。始不知何神,后闻杭州亦有之。考之《西湖志》,乃得其姓名。神姓张名森,相州汤阴人。县故有皮场镇,萃河北皮鞟蒸溃产蝎,蛰人辄死。神为场库吏,素谨事神农,祷神杀蝎。镇民德之,遂立祠。宋时建庙汴京显仁坊。”

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六也记载了此事,在“疡医”条有皮场大王之祀:“余在姑苏,偶一日过盛家浜,見一小庙,榜曰‘宋敕封皮场大王庙’,不知其何神也。后见《夷坚志》云:‘秀州外科张生,其妻遇神人,自称皮场大王,授以《痈疽异方》一册。’疑皮场大王,乃疡医所奉。”

以上记载可看出,皮场庙出现的顺序为衡阳、洛阳、相州、开封、杭州、苏州,至于祁州的出现显然要晚于以上各地。

至于皮场大王的身份,在宋代已不确知,虽然后世有邳彤的记载,但缺少必要的文献依据,显然会晚一些。如上所述,“肇迹东京汴梁,显灵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