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8-10
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侯仁之与夫人在燕南园家门口

说起百岁学人侯仁之,在北大和地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大资深教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曾经评价侯仁之“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侯仁之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城市规划做出了贡献,最重要的成果反映在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

1997年和1999年,他两度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1999年12月,他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他是第一个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很少有人知道,侯仁之还是中国“申遗”第一人。在他的努力下,1987年,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者。

1911年12月6日,侯仁之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而他一直却把北京当作他深爱的“故乡”。如果追寻侯仁之的人生脚步,他对北京“一见钟情”始于1931年初秋,为遵循父亲的意愿,侯仁之来到北京通县潞河中学读高中,随后,他考取了燕京大学历史系。就这样,侯仁之来到北京并直到现在。80年来,侯仁之致力于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保护工作,他对于北京的感情更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侯仁之85岁时,曾用“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自勉。侯仁之在学术的道路上一直孜孜不倦,奋蹄前行。

近日,与侯仁之有着三四十年交情的原北大中文系教授张兴根先生,向笔者谈起了侯先生的长寿之道,他总结归纳了侯老健康长寿的5条秘诀:

一是夫妻和谐恩爱。侯仁之夫妇几乎从不吵架,有问题也都及时沟通,在生活方面,侯夫人对侯先生关怀备至,从饮食、服饰、起居等生活点滴细节上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二是生活朴素,饮食清淡。老人比较注重食补,平时多吃蔬菜、杂粮和豆制品等。侯仁之从不大吃大喝,大鱼大肉,过量饮酒。他们家人对侯先生注重食补,让老人平时多吃蔬菜、杂粮和豆制品,这对老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三是注重身体锻炼,热爱生活。在燕京大学上学期间,侯仁之曾获得过全校的长跑冠军。他还擅长徒步旅行,1955年秋天,侯仁之在北大给新生开的入学第一课,就是带领学生从北大西门出发,往西走挂甲屯……边走边介绍北京的历史和变迁。

侯仁之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激情,这源自他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他对运动的热爱:他喜欢长跑、游泳、爬山,喜欢旅行和考察。

侯仁之在其散文集《步芳集》中,曾生动回忆了他大学二年级暑假旅行一段经历:“6天的旅行,独自一人徒步300公里,横穿华北大平原,实地考察了一个古代湖泊遗迹、一座古城遗址和一处古战场。这6天,我曾在炎炎烈日下迷失方向,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土路上跋涉,只身横渡横亘在眼前的大河,也曾在牛棚的干草堆上和一头驴子共眠。”

侯仁之在80多岁时,还和师生一起去西北田野考察,与师生同吃同住。晚年,他和夫人更是坚持锻炼,每天散步,在未名湖或燕南园,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相扶而行的身影。

四是性格豁达、乐观开朗。侯仁之的朋友们认为,侯仁之性格很好,这对他的健康很有好处。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不惊,凡事也不计较。

五是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对所有来家拜访的客人,特别是那些慕名远道而来,登门求教的年轻人,他从不摆架子,都是热情接待,从不拒绝。客人走时,他们夫妇都要将来客送到院门口,不论年纪大小,无不如此,让人感动难忘。侯先生与同事和晚辈相处融洽,从不生气。(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