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蝰

拼音注音
Hǎi Kuí
别名

海蛇、黑尾海蛇

英文名
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aescutata viperina (Schmid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除去皮和内脏,取肉鲜用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原形态

海蝰,全长约1m。头短宽,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侧扁。背面青灰色,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34-43)+(3-6)个。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眼前鳞1,眼后鳞2,前颞鳞多为2,偶有1或3,后颞鳞2、3或4。上唇鳞7(3-1-3),偶有8,下唇鳞8或9,偶为10。体鳞多呈六边形,镶嵌排列,具棱或结节;颈部鳞列27-35行,体最粗部鳞列40-51行。腹鳞明显,在体前段者较大,后段者较小;每鳞具2棱。雌性249-300,雄性239-279。

归经

肺;脾经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清湿热。主皮肤湿疹;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10-15g。外用:适量,捣涂。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摘录
《中华本草》